如海诧异,问是什么。
北静王却道:“我瞧你这玉儿,却似有不足之症,却是为何?如何不请医延治?”
林如海长叹一声,道:“如何不曾请医延治?皇上也因知玉儿身体不好,年年都打发御医亲来诊治,便是补品药品也送了无数,偏她是在胎中娇弱,先天如此,只能后世调养,因此饮食上我们更形清淡,唯恐她胃口不好,起居上也小心翼翼,唯恐她受风着凉。”
说着想了想,又道:“那年她三岁之时,却有一个癞头和尚来化她出家,我们夫妻岂能允许的?偏他说什么命中注定,说若是终生不见外男,不闻哭声,倒是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一些不经之谈,似有理又似无理的。”
北静王笑道:“有你们这样细心妥当的父母,玉儿必定一辈子福寿双全的。我那玄雩,先时也有个癞头和尚说要化他出家,可巧是在太后跟前,倒是叫太后骂了一顿,他见我们不允,也说什么此生不许下江南,方能平安一世的话。也并没有人理他的,如今这玄雩比我在江南还如鱼得水呢
两人对视一眼,都大笑起来,竟都说到了孩子身上,偏还是个癞头和尚。
两人谈论了一些朝中琐事,忽然黛玉进来,拽着父亲的衣襟笑道:“今天天气好生清朗的,爹爹,玉儿要去寒山寺。”
如海问道:“跟你娘说了没有?你娘答应了,我们就去。”
黛玉一身淡淡的水绿色,软软的袄儿,飘逸的纱裙,虽是小女儿,却是娇弱中透着傲气,清雅中透着脱俗,北静王更是一惊,本已觉得黛玉十分不俗了,此时见她庄重的打扮,却才知方才不过是一二分容姿罢了。
怪道常日家也曾听得皇上念念不忘的,却原来果然不凡。
黛玉娇笑道:“娘说她没工夫,要爹爹和王爷世伯带玉儿一块去,已经先打发人去寒山寺里说了,大螃蟹也送到了寒山的枫林那里了,还有菊花叶儿绿豆面子也有,各色吃食点心瓜果花草都已齐备了。”
北静王听了笑道:“瞧瞧玉儿,谁说只是个读书人家不管世事的千金小姐的?竟也是懂得管家的。”
林如海笑道:“虽说我们夫妻两个不爱管家什么的,到底她还是个千金小姐,料理家务原该学的,只图个心里有数,来日不必别人算计罢了。”
低头见黛玉一脸的希冀,林如海不拂女儿之意,果然吩咐人准备了轿子和马车,直奔寒山寺去。
那寒山寺的住持,本是如海极交好的人物,早已迎了出来,只说寒山寺别的香客都未曾接过。
黛玉却送上了白银二百两,含笑道:“家母欲为外祖母祈福一个月,还请住持师父劳烦。”
那住持法耶,虽早听说黛玉之名,却从未见过,今日乃是第一次,瞅着黛玉的如玉的面容好一会,才笑道:“夫人孝心,老衲自是遵从,银钱琐事却是不必了。”
黛玉听了,淘见了琴音剑舞景,不由得相顾一笑。
北静王笑道:“我说呢,果然你不在驿站的,却到这里来。”
 
第4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