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齐大郎跟齐二郎还有两个儿媳妇跟着顾篱笆去了一趟离子村回来。
齐老爹觉得,变天了。
齐老爹,全名齐大山,早年跑船落下了关节病,一遇雨雪天,就酸痛难忍。除此之外,身子骨还算健壮。头发半黑半白。长相和齐三郎很像。
就如传统的封建社会家庭一样,长子是齐大山最看重的。
他以前跑船,家里并不务农,就是有几亩地让自己媳妇跟他老娘操持着,种点粮食,种点瓜果蔬菜。
后来不跑船了也搬家了,就用积蓄在老疙瘩村买了三十亩地。又带着儿子开了三十亩荒地。
日子过得也算不错。就是小儿子始终是一根刺在心里面。他娘一个说法,他媳妇另一个说法。
他娘虽然死了,但是扣他头上的这顶帽子疑云始终挥之不去。
小儿子确实不像他。小时候就瘦小,比同龄人矮半截,养到15岁,看着还是比他两个哥哥矮大半截,一点也没有老齐家的好个头。
眼见着也到成家的岁数了,还得花钱给齐三郎娶媳妇,他就觉得不能再忍了。
媳妇他还是要的,也不想说破了这话。干脆就分家,把齐三郎分出去了。
他觉得他把不是亲儿子的齐三郎养这么大了,难道还要给他养小孩养媳妇么。
分出去以后,齐三郎过得好还是不好,他不是很在意。两个儿子时常去打秋风,搜刮东西,他就睁只眼闭只眼。
没生他的功劳也有养他的功劳,他吃用得心安理得。
后来齐三郎娶了媳妇,两个儿子搜刮不到东西了,回来抱怨齐三郎媳妇厉害了,齐三郎拿着刀子自己上门来讨回粮食了。
他觉得,都不是事。只要他是齐三郎名义上的父亲,他张嘴要,齐三郎就得给!
他两个儿子替他张嘴去要了,虽然没有进他口袋,不也得给嘛。
后来这齐三郎媳妇还时常送好吃的回来吗。就算只有两份,那也是好吃好喝的供着他。
两个儿子略有不平,那就自己想办法去呗。是老子养的小儿子,不是你们在养。
闹了内部矛盾的父子三人,本来都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结果离子村这一趟回来,两个儿子儿媳妇跟打了鸡血一样的。替齐三郎张罗起了柴火。
还要拉着他们两个老的一起,说是不够柴火,小鸡死了就血本无归。
“爹,赶紧的,一起进山砍柴,有多少要多少。娘也一起啊。弄好了送三郎家去!”
二儿子急赤白咧的大早上天还蒙蒙亮就来叫他起床。
素来猫冬最积极的齐大郎两口子居然已经穿戴整齐备好了早饭。
就这样,齐大山在最休闲的大年节前连一天都没休息过。
家里也全体总动员。除了大孙女跟温氏回家准备午饭晚饭,其他人全部都是马不停蹄的砍柴火。
齐大山很纠结。
最看中的大儿子说,他们投了小鸡仔在三郎的鸡舍里。
最心疼的二儿子也没说得多详细,只是说发财就看这把了。
&nbs
第六十五章 齐老爹的怨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