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很多人觉得,以前的人们,住的都是院子,怎么会觉得七十来平米就是豪宅了呢?
      其实不然,农村的生活条件先不论,单单从城市来说,以帝京为例,一百多快两百万人口,城市面积也就相当于后世的那一点核心城区面积,可以说二环都是外城了,居住之拥挤可想而知。
      到了四九年前后,经过粗略统计,当时的人均居住面积大约是多少呢,4.5平方米。
      面积小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当时的房子,尤其是穷人住的房子,普遍有几个重要问题,第一就是采光太差,杂院是好几家共同居住,一个朝向问题就阻挡了大部分人家的采光,即便是南北通透的,也不敢用大窗户,因为冷,老百姓没有玻璃,纸糊的窗户是留不住什么热乎气儿的。
      再就是阴冷潮湿,现在的有钱人喜欢住平房,那是经过了处理的平房,有早年间农村生活经验的都知道,到了潮湿季节,哪怕是水泥地,都会朝上渗水,更不用砖地,甚至直接就是泥地了。
      所以七十多平米,十分敞亮,四墙刷的雪白,有厨房有厕所,这是妥妥的豪宅!
      虽然都看房子,但大家还是比较讲究的,只是看,并不乱碰,有一个分到房子的劳模,在厨房里左看右看,犹豫着伸手一拧水龙头,惊呼道:“有自来水呢!”
      “什么,有自来水!”
      “惊讶什么,这么好的房子,有自来水不正常吗?没有自来水才不正常吧!”
      现在的绝大多数宿舍房已经通上自来水了,但因为管网铺设的原因,还有一小部分地方的民居没有自来水,民政方面已经定下时间表,今年以内,要实现全城通水。
      注意,是全城通水,而不是家家户户通水,更多时候,还是一条街共用一个水龙头,或者两个水龙头。
      而家里就能用上自来水,在这时候的人看来,是多么幸福啊!这意味着不用排队打水,想用就能用。
      有人突然嘀咕道:“咱们还住着小宿舍,人家就住上了这样的好房子,瞧瞧这大窗户,瞧瞧这自来水,嘿,这还是大同社会?”
      立马就有人反驳道:“少放屁,巡阅使说了,大同社会不是平均社会,而是多劳多得的社会,公平有序的社会,你眼馋,你也当劳模啊!”
      立刻就没人说话了。
      现在的三省,还是一个“他可以,我也可以”的环境,每天都有无数个从一无所有到过上小康生活的例子诞生,总体来讲,内部环境非常和谐。
      什么时候会产生激烈矛盾呢,就是有人,甚至是许多人觉得,“他可以,但我不行”的时候,群体众多,环境复杂是客观事实,但不应该成为借口,韩枫一直在提醒自己,虽然不能搞平均主义,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仍然是一条至理名言,处理事情,尤其是涉及发展与分配的事情,既要患寡,又要患不均。
      ...........
   

第331章 秋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