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奉天,巡阅使府。
      一大早,白明义拿着两份简报上楼。
      一路上工作人员不断向他问好。
      “早上好秘书长。”
      “秘书长好。”
      白明义无一例外微笑点头回应,却不多说一句话。
      到了韩枫的办公室,轻敲两下门。
      “进!”
      白明义推门进去,走到办公桌前,双手把简报放在桌上,从笔盒里拿出一支红蓝铅笔,斜着放在纸上,顺手拿起韩枫的水杯,把茶根倒掉,重新沏一杯茶。
      韩枫拿起简报翻了翻,“满洲里的战事怎么样了?”
      白明义简洁明了道:“围点打援很有效果,估计圣彼得堡也会明白,仅凭他们在远东的兵力,是无法阻止我们北上西进了,接下来他们只有两个选择,从西线调兵,或者与我们就领土问题展开谈判。”
      韩枫点点头,白明义这才说道:“帝京来了人,邀请您参加祭天典礼。”
      韩枫笑了,“大头这是魔怔了,看来,怪不得别人,众愿难为也好,顺水推舟也好,说白了,还是自己想干。”
      说罢,韩枫喝了口茶,站起来道:“明义,很久没有到下面去了吧?安排一下,今天就走,看看战时的生产生活有没有受影响。”
      白明义点点头,“巡阅使,铁路走还是公路走?”
      “奉汉路修的七七八八,咱们就沿着奉汉公路看一看吧。”
      白明义出去安排了,别看巡阅使只是一句话,但这个命令一下,方方面面都是要调动的,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安全问题,既要确保巡阅使出行的绝对安全,又不能大张旗鼓浩浩荡荡,这很难,可肃反委、步军衙门和内卫部队的同志们总能找到办法。
      韩枫对调研工作要求很高,在三省及高丽范围内多次印发了关于调研工作的指示批示。
      想要干好工作,调研是必要的,不了解一手情况,就没办法搞出适应一线适应基层的措施策略,历史上的许多看起来很好的z策,
      最后实施起来产生了大问题,正是调研不充分的结果。
      很多事情纸面上的逻辑是合理的,可到了基层就是推不动,因为实践上的逻辑和纸面上的逻辑不一定是一致的。
      到了下午,几辆小车从巡阅使府驶出。
      出城的时候,韩枫在车里仔细看了看人流车流的情况。
      由于城市不断扩张,现在奉天除了几段作为文物存在的城墙,大多数城墙都已经被拆除了。
      现在奉天有两个进出主干道最为繁忙,一个是西去出关的,承载着和关内的往来交流,人车日夜不息。
      另一个就是东去的奉汉公路辽东段,这里甚至要更为繁忙一些,附近进城农民赶着的骡车马车,拉煤的大卡车,商人

第348章 石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