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孙传庭下令改道井陉。
数日后,率部日夜兼程急行的孙传庭,率军抵达真定,见清军正围困攻城,立刻下令突袭正在攻城的清军,与城中守军遥相呼应。
猛然受到夹击的清军,措不及防,死伤惨重。
只得被迫暂时收兵撤退!
如此,一连数天,孙传庭率部卒,精选出骑兵,四处驰援被清军围困的城池,一时间收效颇丰,多次逼迫清军不得已退兵。
而孙传庭仍不罢休,在一天夜里,下令让士卒举火把袭扰清军驻地,反复骚扰清军的休息,一时间让清军人困马乏,头疼不已。
无奈下,清军只得暂时撤退。
而孙传庭采取的轻骑袭扰战术,有效的击退清军后,继续北上。
两日后,到达保定,忽然再次接到兵部诏令,让孙传庭驻扎于真定处抵御清军。
得到兵部调令的孙传庭,以为卢象升已到达京师,他不必再前往,遂上疏兵部请旨。
约十余日后,兵部调任孙传庭为左侍郎,与卢象升、高起潜协同抵御清军。
于是便又率军南下,次日抵达定州。
“唉!”
正在营帐中的孙传庭,哀叹口气,满脸愁容。
“一路以来,收拢部将士卒,多为怯懦惧战之辈,何以抵挡清军主力?”
“只可奇袭游击!方能缓解颓势啊。”
一旁的副将亲卫们,看着主将唉声叹气,不禁也沉默了。
他们一路上,也见到太多溃兵,一个个见到清军,就如同遇见鬼了一般,一股脑的逃命,溃散。
甚至还遇到过穿着明军甲胄的溃兵,正在欺辱百姓的!
如此怯懦,畏强凌弱的士兵,难怪清军会如此猖狂无度!
思及此处,孙传庭对亲卫招招手,“去拿笔墨来,本将要上疏皇上!”
随即,一封说明情况,言不可浪战轻出,至崇祯的秘奏,发了出去。
只是,令孙传庭没想到的是,发出去的秘奏,还没有得到皇上回应,就先传来了一个巨大的噩耗!
卢象升,于巨鹿战死殉国了!
一时间,军中人心惶惶,都是议论纷纷。
有夸奖卢象升英勇殉国的。
有则是不屑卢象升性子急躁,轻出浪战付出代价的。
也有拿他们的领将孙传庭与卢象升对比的。
不论如何讨论,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
高起潜不过是个弄权的太监,用他抵御清军,形同虚设。
卢象升战死殉国了,防线!也就不战自溃了。
身为三角犄势其中之一的他们,要担负起更多的压力了。
军中的气氛愈加的压抑,即便孙传庭与其副将,多次出面动员众士卒,试图提升士气,可终究无法阻拦士卒们私下里的议论。
再没有接到新的调令前,孙传庭也只能暂时驻守在此地,等待调令,并且时不时的率领游骑,在四处村庄,不断的围剿小股清军,提振军势,要靠着孙传庭在军中的个人威信,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数十日后,一封诏书从京都传来!崇祯帝命孙传庭以兵部左侍郎、兼任督察院右佥都御使,接替卢象升,总督各镇援兵。
随着诏书一同而来的,还有一柄崇祯赐予的尚方宝剑!
第32章 游击战!轻骑袭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