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殿。
得到战报的兵部尚书出奏道:“皇上,总督孙传庭于襄阳,因粮道被截断,撤退时,被闯贼率骑突袭,数十万军溃散。”
崇祯闻言,眉头紧紧皱在一起。
“皇上,孙总督部乃是陕西重新招揽不久,未经战事,训练不足,冒然出击,当然会露出破绽,被闯贼所破,所以臣说孙传庭部不可轻动啊!”
崇祯见状,当即就要发怒,战败消息刚传回来,你就开始指责朕?显然是要甩锅啊!
但想了想,确实如此,新兵训练不足,他有每每催促孙传庭出战,这才导致了如此地步。
但他身为皇上,怎么能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
更何况崇祯还是个极要面子的皇帝,更不会认错了。
“传朕令!削去孙传庭督军,及兵部尚书衔。”
“命孙传庭,戴罪收拾余兵,扼守潼关,相机援剿,图功自赎!”
处罚自然是要处罚的,但崇祯也没想过要把孙传庭给咔嚓,或是直接撤了。
毕竟孙传庭能力还是有的。
所以撤去一些虚职,兵权却继续保留,象征性的处罚,还是要有的,毕竟打了败仗。
只是这诏书发出不久,还未送到潼关,便又传来潼关被破,孙传庭战死的消息。
“皇上!依臣见,这孙传庭怕是并未扼守关隘,而是怯战逃了!”
“......”
崇祯闻言,反复无常,不信任武将的性格,又开始犯病了。
一听到有人攻讦弹劾,便心生疑虑。
当即又是下令,“传朕令,兵部遣人前往潼关,寻孙传庭尸首。”
余久,得到探子回报,并未在潼关找到孙传庭尸首。
崇祯当即确信,孙传庭出逃,没有扼守潼关,导致李自成率军长驱直入。
对于孙传庭殉国应有的追封与赏赐,崇祯也没有下发。
【十月八日,得知孙传庭战败消息的崇祯,下诏削夺孙传庭总督及兵部尚书职位,并令其收拾余兵,扼守关隘,自功救赎。】
......
二月初二,李自成出征,于沙涡口造船,渡过黄河,攻克汾州、阳城、蒲州。
次日,克怀庆,杀卢江王载堙。
初五,太原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战尽殁!
初八,守将张雄反叛,为李自成内应,炮轰破城,太原城破,山西巡抚蔡懋德自缢殉国!
十六日,克忻州,官民开城迎降。
代州守将,总兵周遇吉固守坚城,僵持十余日,兵乏粮尽,退守宁武关火药用尽后,率余部出城力战殉国!浑身箭羽如毛,其状惨烈!其妻刘氏率妇女二十余人登屋而射,尽皆被焚烧殉国。
三月初一,李自成克宁武关,死伤七万余人,令屠城。
当夜,大同总部姜?投降,宣府总兵王承胤投降。
三月初八,李自成兵进阳和。
十一日,入宣府。
崇祯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入京拱卫。
司礼监太监王德化,尽督北
第47章 北平城破!误国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