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国这名抗大出来的高材生,在连长龙万里离开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军政双优的他对于来7连仅仅只是当一个副连长并没有任何的抵触情绪,这就是抗大学员最大的一个优势。
对于组织分配的任何工作,无论大小都会毫无怨言地接受,并且全身心投入做到最好。
如果说来7连前他心里还多多少少感觉到有那么一点屈才的话,那到了7连之后他都有一些担心自己跟不上龙连长的脚步了。
这个时候就算给个营长都不愿换了。
开玩笑,在整个八路军有哪个营的装备有7连这么豪横?
一个班一挺机枪,一门小炮(掷弹筒),两挺花机关,步枪都是全新的中正式或者三八大盖,每名士兵还有8枚德式长柄手榴弹,子弹管够!!!
想想其他部队在使用的“边区造”,有时一炸就两瓣,子弹一个士兵更是只有区区5发,打完3枪就得拼刺刀!而7连,每个士兵每天训练用弹20发!!!
这一个班比很多部队一个连都要豪横了,更不要说还有特种兵、机炮排、一个连3台电台!!!!
八路军新编团弄1台电台都难,可以毫不夸张的说7连在火力配置上比得了鬼子半个大队。
这支部队唯一的缺点就是士兵成分复杂,大部分都是伪军、土匪改编过来的,要不就是新召的老百姓,没什么老兵,这正是考验自己能力的时候了。
周卫国跟几个排长合计一下之后就开始按照连长的方案编组部队,5个抗大生的作用体现出来了,短短半天就编组完成。
接着成立了临时支部,选举了3名支委成员,有了组织一切工作就事半功倍了。
然后就是建立士兵委员会以及各种基层组织,短短一天,7连的核心骨架就搭建立起来。
第二天,在安排好训练事宜后,周卫国又去拜访了杨老太爷,做好杨村的群众工作自然是避不开杨老太爷的。
在经过双方几个小时的愉快交流后,周卫国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杨府,而杨老爷已经在感慨孙女不够多了。
看着仪表堂堂、书卷气十足的周卫国修长挺拔的背影,杨老爷子决定连夜给老二送信,将二小姐儿暄儿送回杨村。
还真是如万里所说,大才啊!还是燕大毕业的高才生,又是万里这孩子十分推崇的抗大毕业生,真正的文武双全。
人才兴、则家兴,这个周卫国老杨家要定了。
估摸其他4个排长也差不到哪去,万里那孩子不是说了嘛,“抗大出品,必属精品!”
第11章:杨村反扫荡(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