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章:与丁伟第一次合作打鬼子(2)[1/2页]

穿越亮剑之我是独立团一小兵 阿牛哥的蓝白情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庄,新一团三营一连阵地,硝烟弥漫。
      “营长,鬼子又冲上来了,打吧!”全身是血的一连连长二柱子大声地喊道,他的耳朵在上一轮鬼子进攻中被炮弹震的暂时性失聪了。
      “同志们,节约子弹,等把鬼子他娘的放近了再打!”三营赵大全再一次交代下去。
      “还得坚持一个多小时呢,子弹得省着点用!”,赵大全在心里盘算着。
      虽然丁伟的新一团不至于是三枪八路,但子弹还是很紧缺的,平均一个人也就20来发,这在八路中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丁伟做生意是出了名的,所以新一团的弹药储备量在八路中算是高的了。
      100米外大约一个小队的鬼子拉着稀松的队形,弯着腰,端着三八大盖小心地向三营阵地摸来。
      别看鬼子进攻时拉的很散,但是很有章法的,以分队为一个最小的作战单元展开宽度超过50米的正面,分队和分队之间看似松散,实则是有着很紧密的配合的。
      鬼子最小的战术单位就是分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班。
      每个分队13人,包括分队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
      有轻机枪一挺,编制四人(组长、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配备自卫手枪,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
      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38式栓动步枪。
      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掷弹筒(由排掷弹筒班,拆解一个组,支援到班)。
      鬼子的一个小队,稍稍大于中国军队的排,一般由7人小队部、三个13人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构成,共54人。
      加强配置时,每个分队15人,加强一个掷弹筒,整个小队62人(把其它排的掷弹筒班,支援过来)。
      也就是说鬼子的一个小队是没什么重火力配置的,之所以难对付,就是他们的掷弹筒,这个对中国军队的机枪阵地威胁太大了。
      鬼子掷弹兵都是训练有素的老鬼子,很多掷弹兵在200米范围内基本是指哪打哪,八路的机枪只要一冒头,就有可能被鬼子的掷弹筒敲掉。
      所以机枪打完三个点射就得换,要不就得想办法打掉鬼子的掷弹兵。
      眼看进攻的鬼子已经进入到50米范围了,甚至都能看清鬼子军曹鼻子下的仁丹胡了。
      赵大全终于出手了:“手榴弹准备,拉环,1、2、扔!……”
      随着赵大全一声令下,上百枚手榴弹在延迟2秒后几乎同时被扔了出去,黑丫丫的一片向着鬼子飞去……
      提着指挥刀指挥整个小队进攻的鬼子小队长小宫山志少尉越往前越感觉到不对,阵地前太安静了,都快冲到八路的阵地前沿了,依然一个八路影子都没发现。
      打老了仗的他不相信对面的八路都被上一轮的炮火消灭完了,那是不可能的!
      未知的危险才是真的危险,小宫山志不自觉地就放慢了脚步,随时做好了趴下的准备。
      突然感觉有一群东西向自己的小队飞了过来,抬头一看顿时吓的魂都飞了。
      “八嗄……手榴弹!”喊

第37章:与丁伟第一次合作打鬼子(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