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而是全都变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唯唯诺诺的奴才了。
那雄猜好杀的朱元璋,还真不能说完全没有责任!
要知道。
在正常时空中。
别说是明朝末期了。
就是朱元璋晚年。
那都已经发展到官员每天上朝前。
那都要和妻子、孩子诀别。
生怕今天一去,就真的回不来了。
甚至。
很多人一听到说要他们做官,那感觉是要他们上黄泉路一样!
加上因为胡惟庸,最后朱元璋连整个宰相制度都完全废除了。
官员和大臣真的完全不敢再反对皇权。
也没有能力制约皇权了。
慢慢的。
当然才会变成没有人敢说真话。
全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碌大臣。
不过。
现在。
看到是马皇后、朱标等人在苦苦劝说朱元璋。
而不是杨宪、胡惟庸等小人在朱元璋身旁煽风点火。
李淳风在一旁看着。
只觉得。
在他的努力下。
历史车轮的方向,已经真的开始有一些不太一样了。
并且。
如果朱元璋没有固执己见的大杀特杀的话。
那给马皇后、朱标和压力。
以及马皇后、朱标和朱元璋之间的矛盾,那也会小很多。
这样的话。
那马皇后和朱标,应该多多少少也会比正常时空中活得更久。
甚至。
就连朱标都有可能真的不暴毙了!
果然。
在马皇后、朱标的一阵劝说之后。
朱元璋还真有些被劝动了。
可最后。
还是看向了一旁一直没劝他的李淳风。
“那四弟。”
“你怎么说?”
“今天是你的大喜之日。”
“我就听你的了。”
而李淳风的话。
当然不想朱元璋杀这些愿意冒死进谏的言官。
所以。
“大哥。”
“我觉得各位皇子都能胜任戍边卫国的能力。”
“我也相信他们不会有二心。”
“这点,你就不必听信那陈怀义的话。”
“但是。”
“我同样觉得。”
“对于陈怀义这样敢于直言进谏的言官。”
“也应该好好对待。”
“只不过,规矩要给他们立好。”
“比如说,该如何进谏,又要在什么场合进谏。”
“这样的话。”
“那才可以既不阻碍言路。”
“那又不会再发生像今天这种情况。”
“把原本热闹的气氛,弄得这么僵。”
果然。
李淳风直接将解决方案都给出来了。
朱元璋当然忍不住点了点头。
更关键的是。
李淳风是支持他给朱棣他们封王的!
所以……
“好!”
“四弟,果然还是你想的周到。”
“行。”
“那这次,就看在你大喜的份上。”
“咱就先放过那陈怀义一次!”
“但是!”
“如果咱制定完进谏的规矩后。”
“陈怀义和其他的人还敢这样不给咱面子,不按规矩办事的话。”
“那咱就真要诛他们三族!”
就这样。
第二天。
早朝。
就在陈怀义又跪在地上。
已经做好必死的准备的时候。
只听朱元璋直接让人颁布了进谏的详细准则。
其中。
该如何进谏。
要在何种场合进谏。
甚至。
就连作为皇上的朱元璋,又该如何听取谏言、如何采纳和驳回的详细准则。
那全都有!
这下。
当然震惊了满朝文武。
恐怕如此详细的进谏细则。
那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都没有人能做到这种程度!
所以。
看到这一种有效的、制度性的君臣沟通机制建立。
那陈怀义。
当然对朱元璋真的刮目相看了!
并且。
就算这次他的谏言真的被驳回了。
可陈怀义也知道。
只要这一条畅通的言路在。
等到朱棣等人真的犯了什么错误之后。
那他就可以再建议朱元璋削藩!
并且。
到时候,他看朱元璋到底还要怎么抵赖!
而又初步解决了今后官员会慢慢不敢说真话的问题后。
回到府中。
李淳风也稍微总结了一下事到如今的成果。
“明初四大案。”
“胡惟庸案,一开始就解决了。”
“蓝玉,那也规矩了很多。”
“如果之后的事情能按计划正常推进下去的话。”
“那蓝玉案,应该也不会发生。”
“而郭桓案,在处理杨宪的时候,就已经一起带走了。”
可真是因为这样。
明初四大案中已经解决了三大案。
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空印案。
李淳风这才真的感觉到头疼!
因为。
之前的郭恒、蓝玉、胡惟庸案,那都有具体的核心人物!
可这最后的空印案,却不是以某个人为核心的!
并且。
还是自从大一统帝国建立一来。
那上千年来,都一直存在,也一直没有人能解决的!
应该说。
就算是21世纪的各个现代国家。
那要彻底决绝和空印案类似的问题。
那都没几个能完美解决的!
但又是要将这些答案全都解决。
再让大明百姓好好休养生息。
搞搞科举改革。
李淳风再以现代人对科技树的了解,指导指导那些工匠的研发路径。
那做好完全准备之后。
才好真的可以开始星辰大海的海外征途。
所以。
即便这最后一个空印案真的十分难解决。
李淳风还是贡献出了他的发际线。
愿意为彻底解决此事而想秃脑袋!
第92章 明初四大案已解决三,就差最后一个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