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江明可没兴趣搞硬件测试,这样说道。
      “快吗,不快啊,时间紧迫,要加快进度。”
      秦如雅说道。
      “可是,我们驾驶系统的软件框架都还没搭建完毕,怎么就到了应用程序测试的环节。这么一搞,系统的适配性,会降低很多。而且后续的程序移植方面,也会有问题。”
      江明急了,这样说道。
      “软件架构?软件架构不是已经确定了吗,没什么问题啊?”
      “不是吧,秦姐,您上周刚安排我做软件架构,给了我十天的时间,这才第八天,你就告诉我软件架构已经确定了?”
      江明有点急眼了,好家伙,我加班加点地做出了软件架构,你还没看呢,就使用他人的了,这有点不合适啊。
      江明以为有人半路截了胡,这么说道。
      同时江明心中暗暗心惊,是哪位大佬出手,这速度,比自己快多了。
      江明可没有想到,秦如雅他们根本没有做新的架构,完全按照之前来的。
      “额?”
      听到江明的话,秦如雅也反应过来了,好像之前给江明安排工作,让他对软件进行重构。
      但是自己只是不忍打击江明的信心,才这样说的,难道说现在有什么新进展了。
      “哦,这事啊,我记得,怎么,有结果了?”
      恩,八天的时间,有点提前,差不多应该有结果了。
      秦如雅以为江明进行软件架构,到了这一步,进行不下去了,这才找自己,寻求指导呢。
      江明啊,不是我不想给你机会,实在是软件重构的活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也搞不定啊。
      “是的秦姐,已经完成了。”
      江明兴奋地说道。
      “完成了,完成了好,我看看。”
      秦如雅一边说着,一边接过江明手中的资料,准备进行批判性的评论。
      还别说,页数真不少,挺沉。
      摸着手中那厚厚的资料,秦如雅心中这样想到。
      不过资料再厚,没有实际的东西也没用。
      说实话,秦如雅对江明的工作,非常不看好。江明不会是用一些细节资料来填充报告的内容,然后企图蒙混过关吧。
      不过这可是商业的用途,不是学校的那一套,每张资料都有用,要产生实际的价值的。
      “你先说说你的方案吧。”
      秦如雅没有打开资料,而是这样向江明问道。
      “好的,我简单地将我重构的方案说一下。”
      “这次的软件的重构,是以简洁、高效、可移植性为目标的。具体是:要求整个界面简洁,逻辑清楚,动作得执行高效,以及在不同的设备中可以自由地移植。”
      “为了达成这三个目的,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案。”
      “首先是采用了尹明顿逻辑框架,这种框架的优点就是界面足够的简洁,各设备和逻辑接口,足够的清晰。相互之间的引用,尽可能地降到最低,全局变量尽可能的少。”
      江明解释道。
      “等一下,你说的那个尹明顿逻辑框架是什么情况?”
      听到这,秦如雅开口问道。
      “尹明顿逻辑框架是由灯~国自有学者,最早提出的软件逻辑框架。相比于传统的树形,尹明顿创新性地使用了鱼骨方法,来分布软件的功能。之后再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达到逻辑的分散归一。”
      这个问题简单,江明随口就来。
      听到江明的解释,秦如雅有点愣了,这个易明顿逻辑框架,怎么没有听说过啊。
      虽说自己不是专业搞软件的,但是身为自动驾驶行业内的人,对于这个行业的技术,不说全部知道,但是也非常清晰的。
      这个尹明顿框架,根本没有印象。
      秦如雅很想说,你这个尹明顿我没听说过,是不是你编的。但是看江明一副非常认真的模样,秦如雅没有张的了口。
      “你继续。”
      秦如雅将这个词记到了笔记本上,然后示意江明继续。
      “另外的话,考虑到可移植性,我参考了工控机的软件框架结构,采用了冯.诺斯基圆柱体模块化程序的设计理念。保证程序移植时,只要更改1%的底层代码,即可保证软件的适配性。”
      江明继续说道。
      “什么,1%。”
      好家伙,那个什么冯.诺斯基圆柱体模块化程序,这个秦如雅也没有听说过。但是那个1%的代码改动量,秦如雅可是非常清楚的。
      要知道,市面上,有非常繁杂的控制系统,各个厂家使用的都不一样。
      为了适配这些控制系统,应用程序软件肯定是需要修改的,这部分问题不是很大,由应用工程师完成。
      但是很多的硬件,还需要你改底层软件,这就有点困难了。
      底层软件,涉及整个系统的架构,关系到整个软件系统是否稳定,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随意更改的。
      但是往往你不改底层,就无法适配对方的系统。
      因此,在软件架构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后续的可移植性。
      一而言,能够把底层软件更改的量,控制在5%以内,就非常不错了。
      江明的这个设计理念竟然能够控制在1%,这就有点骇人了。
      会不会是吹牛啊?
      秦如雅心中这么想到。
      而且,有这么牛逼的设计理念,没道理之前没有听说过啊。但是秦如雅回想了半天,自己确实没有听说过这个所谓冯.诺斯基圆柱体模块化程序。
      难道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不应该啊,这些年自己参加了这么多行业的会议,听了那么多的报告,也没听过有啊。
      秦如雅此时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张茹,你来一下办公室。”
      想到这,秦如雅感觉坐不住了。
      秦如雅示意江明先听一下,然后打了个电话给张茹,让张茹过过眼。
      张茹可是夏科院软件的大牛,这么牛逼的理论,相信张茹应该听说过。
      在等张茹来办公室的时间,秦如雅拿起了江明给的那本厚厚的报告看了起来,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不简单!
      秦如雅感觉这个报告非常的不简单!

第96章 报告不简单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