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一章 军校开学,郑芝龙进京![1/2页]

崇祯的网购系统 炸一份薯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无论忙碌亦或是清闲,时间都不会在原地等待。
      崇祯二年随着飘扬的大雪悄然而至。
      忙碌了一天的朱由检正和周氏一起围坐在小桌子前吃着火锅。
      “梓童,辣椒少吃一点,吃多了上火。”
      “梓童,你这牛肉片沾着料吃才好吃。”
      “梓童,这个毛肚稍微烫一下就可以了,时间久了嚼不动。”
      朱由检化身美食讲解员,不停地给周玉凤讲解着吃法。
      周玉凤慢慢吃着东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万岁,少喝点。喝多了伤身子。”
      “没事儿,今日高兴。”
      他确实很高兴,今年的情况比去年好了很多。
      人们总是会在新年伊始展望未来。他也不能免俗。
      他希望北部的游牧民族变得载歌载舞,黑山白水间的野猪皮爱上种田。
      还有南边的猴子,海对岸的小虫。
      若是他能活得久一点,还打算和日不下来帝国掰掰腕子,抢抢黑奴和阿三。
      此时的西班牙正在衰落,大英帝国还在内斗。
      一切都刚刚好。
      朱由检这个新年过得很不错,周玉凤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他是既欣喜又紧张,父亲是个奇妙的称谓。
      正月十六,他找来了全能天才宋应星。
      “宋卿,水泥厂眼下有多少工人?每日能产多少水泥?”
      “不到五百人,若是全力生产,一日能出产三十万斤水泥。”
      “还能扩大规模么?”
      “禀陛下,眼下已经是这個厂的极限了。若是想要提高产能,除非建新厂。”
      “那就建,你负责选址,规模越大越好。”
      “是!陛下,之前生产出来的水泥怎么办?”
      “朕有安排。过几日你就知道了。”
      “是!”
      他打算先用水泥把京城到军校的路修通,算是作为一个试点。让世人都看一看水泥的好处。
      接着他又把宋应星手下一部分熟练的炼钢工人,毕懋康手下造火枪的工匠,孙元化的造火炮工匠整合在一起,成立兵工厂。地址就设在了卢沟桥附近。
      正月十八,年前回家省亲的第一期军校生全部返京。
      军校操场上,朱由检再次站在两个班的队列面前。看着一个个神采飞扬的学生大声道。
      “同学们好!”
      “校长好!”
      “报数!”
      学生们的队列依然整齐,呐喊依然铿锵有力。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
      “两件事!第一件、朕已经命兵部给你们授官,月底你们就能接到赴任的通知。第二件、等下抓阄。抽出九名学生留在军校当老师,抽到的人职位、俸禄都与其他人一样。”
      两个班的学生脸上并没有什么反应,但心里都在暗暗祈祷。
      千万不要抽到我。
      朱由检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抽奖箱,放在了众人面前。
      “开始吧。”
      片刻之后,结果出来了。
      徐彦琦、梁兴智、宁一贵等九人站在了队列前。
      朱由检命其他人解散,留下了眼前的九人。
      “你们这一届,是朕带过的第一届学生,也将是最后一届。朕知道伱们都想到沙场上开疆拓土,建功立业。三年,三年后你们可以自由挑选自己的任职地,并且官升一级。眼下,朕想把大明军队的未来交给你们,你们有信心为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吗?”
      

第八十一章 军校开学,郑芝龙进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