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赵云,炎黄子孙!”
      “继承了炎黄之志,祖先血勇,决心拯救天下黎民于水火之中!”
      “为了给天下苍生提供一个安居之所,特于今日建国!”
      “国名:夏!”
      “夏国一朝,只用一个年号。号为:华夏!”
      “本日起,为华夏元年,正月一日!”
      诏书是赵云口述,蔡琰书写的。
      在赵云的坚持之下,使用的是白话文。
      他不想扯什么狗屁天命,直接申明自己是炎黄后人,根正苗红。
      为了天下苍生,他决定建国,称王!
      至于赵家老祖宗,他连提都没提!
      这倒不是他不敬祖宗,而是不想牵扯过多,导致未来出现一大堆认亲的。
      再说,那些人本就平凡,还是继续平凡下去吧!
      此外,赵云也很烦一个年号常常换来换去的情况。
      不要说后世人,就是当世人,都不一定搞得清楚。
      所以,他十分干脆地规定,夏国一朝,只用一个年号。
      这就类似于“公元”。
      代表着一段漫长的历史。
      夏国推行资源国有、普惠百姓的制度。
      用一个后世的词语来说,夏国是要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
      在后世的大天朝,这都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
      在这个时代,更是任何世家豪族都无法容忍的。
      可以想象,未来的夏国,一定会被朝廷和世家豪族们群起而攻!
      一切形式上的东西,全都是虚枉的。
      在军事和经济上取胜,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徐庶和张松也明白这一点。
      因此,对于这份开国诏书的内容,二人一点都没干涉。
      圣旨里面说完建国称王一事,接着就说起了本国的朝野制度。
      “本国官制,分为九品二十七级。”
      “每一品,分为正、从、辅三级。”
      “最高者为内阁阁臣与六部尚书,官品为正一品至辅二品。”
      “最低者为各村村官,官品为正九品至辅九品。”
      “成立内阁,职责是帮助大王处理国内军政事务。”
      “首辅,暂时空置。”
      “次辅,徐庶。”
      “群辅,慕容平安,张松。”
      “不足的阁臣,以后增补。”
      “成立内务府……”
      “本朝实行全民功勋制。”
      “民众因为功勋不同,分为不同的阶层
      “第一阶:爵士。”
      “分别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每一种爵位都有一二三等,每种爵位都有固定的数量上限,享受对应的国家待遇。”
      “第二阶:功民。”
      “第三阶:平民。”
      “第四阶:贱民。”
      “功民、平民、贱民,均会分为九等,享受不同的社会待遇。”
      “……”
      圣旨是写在白布上的。
      一共用了七张长长的白布,写了好几千字。
      中央部门的大臣,大都被任命了,并被明确了责任。
      因为人才不足,有些人身上背了n个职务。
    &

第150章 开国诏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