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1章 夏军五大军团[2/2页]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月不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军制的最后审定。
      夏国军队,大致采取了周朝军制。
      军中结构从小到大,依次是:
      伍、什、队、卒、旅、师、军。
      一伍五人,设伍长。
      一什二伍,设什长,共10人。
      一队五什,设队长,加军官组,约55人。
      一卒五队,设卒长,加传令兵,伙夫,约300人。
      一旅四卒,设旅帅,加斥候,辎重兵,约1600人。
      一师四旅,设师帅,加亲兵队,医疗队,约7500人。
      一军三师,设军帅,加禁卫旅,约25000人。
      在此基础上,增设军团级,长官的正式称谓是“军团长”。
      每个军团之下,至少拥有一个军,至多拥有四个军。
      让黄忠激动的是,军团级的设立,意味着夏国的扩张时间不远了!
      而且,这份军令上,已经明确了夏国将来的计划。
      南征!
      北征!
      西征!
      作为军人,能够亲率数万大军为国开边,那是最大的荣誉!
      第二份通令,是一系列人事任免。
      撤去黄忠身上的武选司司正与作战司正之职,改由乌孙苛与沙布古力分别接任。
      撤去史阿的军情司司正之职,改由热丹木子接任。
      撤去周仓的募兵司司正之职,由袁大力接任。
      撤去何信的训练司司正与监狱司司正之职,改由庄水根和朱求分别接任。
      撤去张辽的军法司司正之职,由章三娃接任。
      另:
      向青继续担任后勤司司正,并晋升为枢密副使。
      从这份军令上,黄忠看出了两个信息。
      其一,夏国的官场越来越正规化了。
      立国之初那种一人兼多职的情况,正在快速改变。
      其二,乌孙苛与沙布古力这两个降将中的领军人物,从地方上的驻守大将转成了朝廷高官。
      这是晋升,却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荣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夏国的军人,全都是对赵云死心踏地的,甚至是盲目崇拜的。
      而要让这两人做到这一点,根本不可能。
      而且!
      把这两人从军队之中拿走,团结在他们周围的旧军官势力,就会彻底散伙。
      三月中下旬,赵云一边关注着春耕,一边给某些人写了一封信。
      通过安全司的网络,这些信或早或晚地到了目标人物手中。
      除了赵云和接信者本人,没有人知晓信中内容。
      事实上,这是赵云打算利用穿越者的信息差,对目标人物进行没本钱的“讹诈”!
      例如给贾诩的:
      【
      文和,见信好!
      我是赵云。
      对于文和之智,我仰慕已久。
      在这里,我想和文和打一个赌。
      就赌天下时局变化。
      在我看来,大汉已经十分腐朽,没得救了!
      一旦皇帝去世,内宦与何进之争,必定进入最激烈状态。
      双方都很权重,偏又太蠢!
      说不定,就会搞出天大蠢事。
      比如,引入一名带兵的武夫入朝,试图通过带兵的武夫杀掉对手。
      若那武夫有野心,必定趁机控制朝廷。
      而天下州牧与太守们,必定瞧不起那名武夫,群起反抗。
      想想吧!
      如果州牧与太守们截流税赋,扩编军队,这个天下将会如何?
      我不忍天下百姓亡于战火,故而辟一偏僻之地,试图打造一处小小乐园。
      当天下乱起,我将大量招收流民。
      假如文和也不忍看到那些流民化作白骨,请届时一定帮忙促成。
      另:
      我听说董卓嫡孙女貌美如花,对其甚是仰幕。
      时机合适之时,请文和帮忙玉成。
      董卓无后,我愿过继董氏所生之一子,承袭董家香火。
      】

第251章 夏军五大军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