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华夏元年5月1日。
      辰时初(七点)。
      一名女官站在王宫大殿之前,用清脆响亮的声音喊道:“时辰到!开——朝——!”
      正在大殿外面等侯的文武官员,连忙分做左右两列,鱼贯而入。
      自从蔡邕这位当世大儒做了夏国的礼部尚书以后,夏国的朝会制度也基本完善了。
      由于赵云天性懒散,规定的时间是每月逢一、逢六,开常朝。
      也就是说,每月的朝会时间有六天。
      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
      此外,如有必要,可特旨开朝。
      【上朝时间】
      辰时初。
      【上朝官员】
      不按品级,按需求。
      具体谁有资格上朝,内阁会提前至少一天通知礼部,由礼部向本人发出通知。
      如此一来,无事之人基本上不会在朝会上浪费时间。
      当然,若有官员有急事需要上朝,来不及提前通知内阁,可以临时通知掌管朝会纪律的礼部官员,由礼部官员带入朝堂。
      【朝会仪式】
      上朝官员,需要提前在朝会大殿外面等候。
      一旦王宫女官宣布开朝,就分文武两列序次入殿。
      左列走文官,由内阁官员在前领导,科学院、六部官员其次。
      右列走武官,由拥有爵位的人在前领导,枢密府、都察院、内务府其次。
      进入大殿以后,当文武官员全都入殿,礼部的风仪官会站出来检查官员们的着装。
      衣衫不整者,立即就会被记上一笔,事后内阁就会发文申斥,会被记录在吏部的官员档案里。
      这将大大影响以后的升迁。
      ……
      种种规矩,让某些官员觉得有点麻烦。
      但是,仪式感的确是出来了。
      有了仪式感,帝王威仪,朝廷威仪,也都展示出来了。
      到了现在,无论是赵云还是一众官员,全都已经习惯。
      事实上,这对赵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就比如今天。
      他也是提前就到了。
      他提前到来以后,就坐在大殿旁边的侧室里。
      一边喝着早茶,一边静静地思考着一些事情。
      突然间,从隔壁的大殿里面,传来了礼仪官的威严喝声:“肃静!”
      这声音,是对殿内官员的提示,也是对赵云的提示。
      赵云不紧不慢地站起身,带着一名女官,掀开侧门通向大殿的布帘子,进入大殿之内。
      他一边走向丹陛上的王座,一边扫视着殿中的文武官员。
      不出所料,今天多了几个人。
      整个大殿之中,文武官员合计四十来个。
      赵云在王座上坐下,神情庄重地平视前方。
      跟随而来的女官喊道:“群臣拜见!”
      官员们一齐挥动袍袖,躬身行礼,嘴里齐声道:“拜见大王!”
      女官紧接着喊:“山呼!”
      群臣齐喊:“千岁!”
      女官又喊:“山呼!”
      群臣又喊:“千岁!”
      女

第274章 早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