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随后,二人策马并行,边走边谈。
      “邹主事,我听说夏国正在攻打南面的胡人,不知结果如何了?”
      对于夏国的种种行为,阎忠早就有所耳闻。
      夏国在南面动兵的事情,阎忠也是大概知道的。
      不过,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阎忠却不清楚。
      邹山既已知晓上面对阎忠的意图,便也没有对阎忠隐瞒,微笑道:“白石城以南四百余里,东至西海地区,尽为我夏国所有。”
      阎忠微微点头:“此地不错,你们应该有机会占住。”
      邹山听得有些疑惑,问道:“使君的意思是,此地有什么来历?”
      阎忠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地说道:
      “在凉州乱起之前,凉州刺史经常派人前往河水上游地区,以及湟水地区,招募那里的游牧民当兵。
      这种胡兵自成一军,被称为湟中义从。
      湟中义从们并不属于大汉的常备军,打完仗就会回家。
      他们回去之时,也把汉人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带了回去。
      一些人甚至学会了种地,也在那边种起地来。”
      邹山这才知道,那边地方有着这种渊源。
      不由对着阎忠拱了拱手,心悦诚服道:“使君博学!”
      阎忠摆了摆手,又道:
      “文献记载,博望侯张骞公出使西域,带回了天马,还带回了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
      其中的苜蓿,最初就种在河水与湟水交界之地。
      苜蓿是牛马羊最好的草料。
      有了它,马儿不吃豆子,也能长得膘肥体壮。
      有了河湟之地的苜蓿供应,关中就成了大汉最大的养马地。
      有了大量战马,大汉才有了对外出击的力量。
      先是全取了凉州,进而彻底地打败了匈奴人。
      然而,自从凉州乱起,湟中义从也从了贼。
      河湟之地,也不再给朝廷提供苜蓿这种草料了。”
      说到这里,阎忠满是遗憾地摇了摇头。
      邹山笑道:“放在别人手里,终究不如放在自己手里好。所以啊,我夏国将它取了回来。”
      阎忠皱了皱眉,并没有多说什么。
      虽然,夏国的百姓生活得都很不错,但在阎忠眼里,终究是一群叛逆。
      好东西落在叛逆手里,那不就成了助纣为虐吗?
      阎忠又问:“既然你们已经得到了河湟之地,为什么还在南面打仗?那些不毛之地,你们全想抢下来吗?”
      “使君的意思,我们不该占那些地方?”邹山笑着反问。
      阎忠凝视着前方越来越高的地势,正色道:
      “始皇帝派50万大军,攻入西南方的蛮荒地区。
      结果,士兵和民夫死伤惨重,耗费了许多国力。
      假始那支大军仍在国内,谁也灭不了秦国。
      武帝打下了匈奴人的地盘,最终也退了回来。
      这是因为,占住匈奴人的地盘,只会空耗国力。”
      邹山道:“使君的意思是,打下河湟以外的地区,对我们没有好处?”
      “然也!”
      阎忠点了点头。
      邹山沉吟片刻,渐渐露出笑容。
      他摇摇头:“使君怕是不清楚,我们到底从南面得了些什么。”
      阎忠转过脑袋,皱眉看着邹山:“说来听听。”

第354章 河湟之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