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5章 大夏才是天下正统[1/2页]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月不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是如此!”徐庶含笑说道。
      “不错,那些文字和句逗,终究是汉家文化。”又一士子朗声开口,“如果是化外蛮夷,岂能懂得化繁就简?”
      士子们纷纷点头称是。
      他们都算是年轻有为的人才。
      即使是在座的游侠儿,基本上也是识字的。
      到达西县以后,他们都领到一套面料很好的衣物,以及一个小本子。
      小本子上面,写着对于夏国的介绍,以及一些制度和禁忌。
      那些文字,全部是简化字体,从左向右横着书写。
      字句间还有句逗符号,分了段落。
      一开始,他们很不习惯。
      不过,多看了几遍以后,他们反而觉得,这样其实更容易理解。
      赵俨问道:“元直,大王的先祖在外三四百年,就没有建立国家?”
      徐庶叹了口气:
      “徐福等人出海不久,就遇上了大风暴。
      只有少数人活了下来,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面。
      等他们探明周边,千辛万苦返回来,前朝却已灭亡了。
      这时候,大秦被称为‘暴秦,人人都很痛恨大秦皇室。
      他们只好重新登船,向无尽的大海深处行去。”
      说到这里,徐庶的声音充满了苍桑和落寞。
      人们受其感染,似乎看到一条大海船上,一群人虎目含泪,满含不舍地凝望着大陆方向。
      最终,大海船越来越远,驶入了茫茫未知的海洋深处。
      大堂之内,渐渐生出一股悲壮气氛。
      徐庶稍稍调整情绪,接着道:
      “其后三四百年,那群人历经苦难,去了很多地方。
      有些地方十分富饶,粮食可一年三熟甚至四熟。
      有些地方甚至不用干活,树上就能结出装满雪白面粉的果食。
      但是,他们始终惦记着祖宗之地。
      大多数人,始终都生活在大海船上。
      在漫长的航海过程之中,他们主要就是学习和研究
      结合在各地的见闻,他们研究出许多东西。
      大王天资聪明,就学了个文武双全。”
      众人对于那伙出海的秦人,不自觉地生出了同情之心。
      同时,许多人若有所思。
      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起到了西县以后,这几天的所见所闻。
      为了让西县尽快发展起来,赵云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号召国民前来西县。
      赵云在夏国国民心目中,地位是非常崇高的。
      六月中旬,大约有一千六百多名各行各业的人,结伴来到了西县。
      此时,西县正在大搞建设。
      工人多达三四万,工人们手中钱财很多。
      从?⒑惫?吹娜耍?醯谜饫锛蛑贝Υκ墙鹱印
      随便开个小摊位,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有了赚大钱的动力驱使,他们干劲十足。
      只用了十天不到,西县就变成了一个服务业非常发达的县城。
      西行队伍进入西县,在西县留下了五万人。
      这些人产生的消费,让大小商贩们简直赚疯了。
      各种工厂和小作坊,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参与宴会的在座众人,虽然只来了西县几天,却也大致体会到了夏国的不同。
      这里到处都是兴兴向荣的景象。
      这里的人们,多半都有充满希望的目光。
      便是妇人和孩子,也都做事风风火火,还懂得礼节。
      新事物,新思想,更是让人应接不暇。
      与这里相比,大汉的一切,都显得腐朽而冷漠。
      戏志才是与赵云深谈过的人,深知赵云的理想。
     &nbs

第375章 大夏才是天下正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