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8章 李儒眼中的赵云[1/2页]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月不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贾诩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
      在李儒看来,公孙瓒犯了太多的错误。
      首先,
      他有眼不识金镶玉!
      一名能够单骑杀透敌营的猛将,竟然始终都是一名普通士卒!
      其次,
      公孙瓒悍然杀害徐无城有功官员,形同造反!
      其三,
      公孙瓒斩草未能除根,放跑了赵云和费元。
      使得费元跑到洛阳四处嚷嚷,使得赵云直接选择了造反。
      综合来看,公孙瓒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专给朝廷找麻烦。
      恰好,董卓现在掌控着朝廷,李儒的富贵又完全寄托在董卓身上。
      公孙瓒闯下的祸,必须由董卓和李儒来承受后果。
      问题是,公孙瓒不是想杀就能杀的。
      公孙瓒是名门出身,老师是天下大儒卢植,现在又和势力盘根错节公孙度结了盟,自己还有过万兵力。
      朝廷但凡透露出一点要杀公孙瓒的意思,公孙瓒就敢反叛给朝廷来看。
      那时候,天下士大夫铁定不会谴责公孙瓒,而会认为是朝廷逼反一员忠良!
      至于李儒为何要在贾诩面前说出来,自然是对贾诩刚才那一大通分析的回报。
      意思是:
      你敞开了心扉和我说话,我也把心里话对你讲。
      贾诩轻轻笑了笑,很是配合地提了一个问道:“上官,你是如何看待赵云的?”
      表面上看,这也是一个寻常问题。:???
      实际上,隐藏着贾诩的又一次试探。
      董卓因何而崛起,贾诩早就猜出来了。
      皇宫是赵云交给董卓的。
      李儒作为董卓的心腹,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看管皇帝。
      通过了解赵云在李儒心里的形象,可以多少探知李儒对于董卓的看法。
      李儒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方才说道:“我觉得,赵反之前的赵云,是个当之无愧的英雄!”
      “哦?还请上官明言!”贾诩朝李儒拱了拱手。
      李儒一开始就说过,要和贾诩作交心之谈。
      既然贾诩问起,他便说出了自己知道的故事。
      “赵云在反叛之前,其实立下了三件大功!
      第一件,
      为了解除管子城之围,赵云独自一骑闯进敌营,九死一生方才杀了出去。
      赵云来到徐无城时,徐无城已经无力出兵,且有素利率四万鲜卑人来到城外。
      赵云帮忙守住了徐无城,使得于夫罗率匈奴骑兵进入徐无城,吓跑了丘力居。
      第二件,
      若无赵云,徐无城连一成守住的希望都没有。
      他守住徐无城,顺带救下了管子城,合计救下五六万军民。
      第三件,
      南匈奴深入大汉腹地,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历任护匈奴中郎将,顶多只能杀个南匈奴贵人,却没有根本解决办法。
      赵云答应了于夫罗所请,前往南匈奴王庭平定南匈奴内乱。
      他施展出过人的武力和智谋,直接将南匈奴分裂了!
      现在,南匈奴已经分成了三部份。
      太原郡的海母力部,幽州西北的秃拔丘部,以及投靠了幽州牧刘虞的于夫罗部。
      这样的人,绝对称得上忠臣良将的评价!
      他最终会造反,却是被公孙瓒等人逼迫的。
      所以我说,赵云在造反之前,是个英雄。”
   &n

第498章 李儒眼中的赵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