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64章 连弩在东面战场的首次运用[1/2页]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月不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他们主动找的事啊。”
      郭嘉叹了口气:
      “安全司的人说,有不少人正从南面潜入进来。
      我们不想让他们去工厂和学校里搞破坏,就只能挖个坑,引他们主动跳进来。
      给他们一些教训,捉些活口,双方的损失都不大,不会过度刺激到董卓。
      然后,我们会利用那些俘虏,去找董卓说道理。”
      郭嘉把话都说得如此明白了,甘宁岂能不明白。
      他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就在他们说话期间,戏志才向身后做了个手势。
      顿时,站在人群中间的士兵,从战马驮着的行李中取出特制的折叠连弩。
      随着咔咔?X一阵脆响,二三十具连弩出现,并装上了弩匣。
      只要郭嘉或戏志才再发一声命令,这些连弩就会发挥出惊人的威力。
      敌我双方相距五六十步的样子,弩兵们被战马和外圈的士兵们遮掩着,使得杨奉和徐晃都没有看清他们的动作。
      杨奉眼见对面的人群一阵骚动,郭嘉正在与一名武将模样的人说话,并没有催促。
      出发之时,李儒特意交待过杨奉,戏志才和郭嘉都是人才,要尽量活捉。
      杨奉很清楚李儒的性格。
      心胸狭窄!
      睚眦必报!
      李儒口中的“尽量”,绝对应该理解成“必须”!
      为免误伤到戏志才和郭嘉,杨奉有点束手束脚。
      因此,他先让人把戏志才等人围住,再给二人心理压力,希望迫降二人。
      眼见郭嘉重新回过头来,杨奉冷冷道:
      “戏志才,郭嘉,决定好了没有?
      如果再不投降,我就要挥军进攻了!
      到时候刀枪无眼,你们怕是要惨死当场!
      你们都是尊贵的大人物,年纪轻轻就折在这里,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是攻心计。
      大人物一般都怕死。
      作为贼寇出身的人,杨奉十分确信。
      郭嘉刚想接话,便听身后一人说道:“两位大人,我猜出对方的身份了。”
      郭嘉回头一看,是一名布衣的年轻人。
      对方是安全司的人,对外的称呼是“798号”。
      郭嘉顿时露出倾听神色。
      就见798号快速说道:
      “戴面具男子身旁那人,应该就是徐晃。
      洛阳的同事说,徐晃身形矮壮,使一支长柄宣花斧。
      文武双全,同情百姓,是个可以争取的将才。
      徐晃是杨奉的亲信部将,时常跟在杨奉身旁。
      如此说来,戴面具男子就是杨奉。”
      戏志才与郭嘉对视一眼,悄然取得了共识。
      戏志才对798号微笑道:“很好,你立了一功,我会给你的上司写信的。”
      798号露出笑容,朝戏志才和郭嘉拱了拱手,退了回去。
      “我们是不会投降的!”郭嘉朝对面喊了一声,回头对戏志才道,“怎么弄?”
      “计划变一变。”戏志才道,“将他们全数活捉!”
      郭嘉皱了皱眉:“那么,就得把他们引过来一些。”
      戏志才点点头:“对,他们离山林太近了些。”
      郭嘉就对武安国道:“安国,一会儿敌人冲过来,你让弩箭射住阵脚即可。对方不主动找死的话,就不要射人。”
      武安国点点头,马上安排下去了。
      甘宁听得懵懵懂懂。
      但他算是看明白了。
    &

第564章 连弩在东面战场的首次运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