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这件事根本不能保密。
      董卓得到消息以后,势必要向李儒问计。:???
      李儒当时应该是直接断定,夏国不会搞出太大的动静。
      董卓对李儒十分信任,便放任了夏国的动作。
      结果呢?
      事情完全和李儒说的不一样!
      各地贼寇,纷纷涌向关中,还走得十分顺畅。
      继续放任的话,关中直接就没了!
      董卓舍不得关中,当然会对李儒发火。
      李儒为了亡羊补牢,自然是疯狂用计对付我国。
      击杀大王,是他的一个策略。
      若能成功,夏国必定大乱,说不定就分崩离析了。
      若不能击杀大王,击杀东路军的两位军师也可。
      只要他们遭遇了不幸,东路军的战力也要大打折扣。
      至于意图突袭科学院,多半是李儒猜到,前面那些刺杀有可能都不会成功。
      若能从我们这里抢点东西,多少也有一点功劳。”
      何信奇道:“你怎么就那么确信,那些计划全是李儒制定的?”
      张松直接看向贾诩,以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因为我知道,贾文和是个十分谨慎的人。
      若没有李儒的逼迫,贾文和是绝不可能出现在我国的。
      李儒既然安排了贾文和这件事,再安排其它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
      “真是这样?”何信有些不信,直接去看贾诩和徐庶。
      却见二人都在含笑点头。
      何信不由得向张松竖了个大拇指,感叹道:“我一直都以为,你就是内阁里面的混子!却没想到,你也比我聪明多了。”
      这话像是夸奖,又不像夸奖。
      引得众人一阵大笑,张松直接翻了个白眼。
      贾诩却对何信的话大感认同。
      以前的他,同样也忽视了张松。
      然而,张松刚才那番分析,几乎和他心里的推论一模一样。
      如此看来,张松的光芒,是被徐庶遮掩了。
      接下来的话,贾诩便再没有卖关子。
      “李儒之所以敢这么张狂,主要还是看透了我国的虚实。
      大王以一己之力建立夏国,威望崇高无比。
      但是,大王的亲族并不在身边,也缺乏继承人。
      一旦大王遇刺身亡,夏国必定陷入内乱,再也无力东进。
      如果大王安然无恙,也就是很生气罢了。
      缺少粮食,是夏国的另一个致命问题。
      为了得到汉地的粮食,夏国不会轻易和董卓开战。
      既然行刺大王都没事,行刺郭嘉和戏志才,让人突袭夏国科学院,就都是些小事了。
      只要董白小娘子与大王的婚事继续进行,这些龌龊就会烟消云散。
      而夏国若想得到关中,必须接受这桩联姻,并派兵相助董卓抵御关东诸侯。
      所以,在当前情形之下,李儒算得上是有恃无恐。”
      内阁三人听了,全都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何信却绝不爱听这种话,愤愤然道:“若我派人刺杀他呢?”
      他相信,出动安全司的好手,绝对可以对李儒一击必杀。

第580章 相互考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