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章 计收章邯[2/2页]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皇上,我本以为章邯杀死了项梁,消除了危险。谁知章邯骄傲自大,被项羽打败,奴才怕皇上担忧。”
      二世一想事已至此,赶紧采取措施补救。
      于是修书一封,命令章邯半月内提项羽头来见,否则以死谢罪。
      二世对章邯作了最后的通牒。
      章邯接到了二世的信,心中火急火燎。
      眼前的情况是,想打楚军又摸不着,想走又走不脱,死死困在了原地。
      看主帅愁眉苦脸的样子,都尉董翳劝解道:
      “将军不必烦恼,明日我带一队人马去挑战项羽,将军可从侧翼突袭楚营。
      咱们合击项羽,大事可成!”
      章邯大喜,计议已定。
      到了次日,董翳讨敌骂阵,原以为项羽暴躁拍马来战,谁知还是英布出阵迎战。
      董翳和英布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败,就在二人打得正酣时,楚营一阵骚乱。
      董翳心头一喜,知道章邯行动了。
      英布不敢恋战,大枪一挥,使了一个虚招,拍马率领手下退回了大营。
      章邯得手了?非也,董翳这招早就被范增看穿了。
      心中思忖:“平时都是章邯挑战,怎么今天换上了董翳?
      事出有因,范增就猜测到章邯另有行动,于是嘱咐项羽多加小心。
      项羽加强了防备,半夜时分,章邯果然来偷袭大营,怎料项羽提前在四周伏下了精兵。
      章邯不知是计,中了埋伏,被项羽打败逃回了大营。
      “人要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莫非我章邯的好运用完了?”
      章邯暗暗着急,皇上下达的半月期限,一晃10天过去了。
      不尽快战胜项羽,接下来自己的命将休矣!
      ……
      章邯不断挑衅激怒项羽,谁知项羽不上当,和章邯玩起了“疲劳战”。
      二世不断来信催促,提醒章邯期限快到了。
      章邯愁眉不展,此时司马欣走了进来。
      司马欣之前曾是章邯的谋士,二世就把司马欣派给了章邯。
      司马欣见过章邯,落座对章邯道:“将军,在下有个办法可解眼前的困境。”
      “是吗?快快说来!”
      “在下往咸阳走一遭,一来向皇上解释一下战况,打仗的事皇上不明了。
      二来我去丞相府打点一番,让丞相帮着说些好话,如此不就解了眼前的困境?”
      章邯大喜:“先生所言极是,只要君能理解臣,臣才能放下包袱放手一搏!”
      事不宜迟,司马欣骑着马,带着一辆马车,日夜兼程直奔关中而去。
      经过数十天的颠簸,一行人来到了咸阳城。
      司马欣首先投上门贴求见丞相赵高。
      他随车带了5万两黄金,想通过贿赂赵高见到二世。
      就在司马欣等待赵高召见的时候。
      章邯收到了陈馀写给他的一封信。
      只见上面写着章邯将军亲启,原文如下:
      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掠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
      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
      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
      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
      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
      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
      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身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
      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质,妻子为戮乎?”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白起担任秦国将领,向南征伐鄢郢(楚国都城)。
      向北坑杀马服君赵括的军队,攻城掠地,数不胜数,然而最终却被赐死。
      蒙恬担任秦国将领,向北驱逐戎狄,开拓榆中地区几千里,最终在阳周(陕西省靖边县杨桥畔镇)被斩杀。
      为什么呢?是因为功劳太多,秦国不能全部封赏,就依据法令诛杀了他们。
      如今将军您担任秦国将领已经三年了,所损失的士卒数以十万计;而诸侯纷纷起兵,越来越多。
      那赵高向来阿谀奉承时间很久了,现在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诛杀他,
      所以想要用法令诛杀将军来推卸责任,让人替代,让将军来摆脱他自己的灾祸。
      将军您在朝外时间久了,与朝廷内有很多嫌隙,有功劳会被诛杀,没有功劳也会被诛杀。
      况且上天要使秦国灭亡,这无论是愚昧的人还是聪明的人都知道。
      现在将军您在朝廷内不能直言劝谏,在朝外是个使国家败亡的将领,
      孤立无援却还想长久生存,难道不可悲吗!
      将军您为什么不率领军队与诸侯联合,约定共同攻打秦国,瓜分秦国的土地。南面称王呢!
      这与自身遭受杀身之祸,妻子儿女被诛杀相比,哪个更好呢?”
      不得不佩服陈馀看问题透彻,他把章邯所处的危险环境,抽丝剥茧展现了出来。
      同时指明方向,让他投降项羽。
      原来陈馀和张耳分道扬镳后,为了散心,他就去了黄河边垂钓。
      陈馀权力欲很强,就如民国时期的袁世凯一样,交出了兵权,垂钓岸上,却时刻关注着时局。

第17章 计收章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