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 袁盎智斗宦官赵谈[2/2页]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势力,岂不是一举三得吗?”
      文帝欣然接受,十分佩服袁盎的深谋远虑。
      文帝认为袁盎出的主意相当不错,但是贾谊认为不妥。
      贾谊面见文帝进谏道:“陛下,刘长谋反本是十恶不赦之罪,如今陛下大封其子,
      将来他们不但不感恩,反而认为这是皇上弥补过错应该做的,本末倒置,为祸不远矣!”
      文帝不采纳贾谊的建议,并斥退贾谊。
      最终颁旨封刘长长子刘安承袭淮南王爵位。
      封次子刘勃为衡山王。
      封三子刘赐为庐江王。
      封四子刘良,因刘良年幼多病,被封为东城侯,不久夭折,无后嗣。
      值得注意的是,刘长的四个儿子,在后面的七国之乱中,只有老二刘勃拒绝参与叛乱,得以保全并得到升迁。
      其他三个儿子皆被杀,封国皆被收归朝廷。
      这正应了贾谊的预测,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
      文帝很欣赏袁盎的才能,难能可贵的是有才华还正直,不怕得罪任何人。
      有一次,文帝在去上林苑打猎的路上,刚好马车要下一段坡路。
      当时文帝心情不错,他要过把瘾,让赶车司机飙车,让拉车的马跑快些,说白了就是寻找刺激。
      这时袁盎急忙制止,说这样做十分危险。
      文帝嘲笑道,“想不到将军长得个子这么高,胆子却这么小!”
      “哈哈……”
      文帝执意要飙车。
      袁盎跪在车前道,“陛下万尊之体可不是您自己的,国家需要您安全,老百姓需要您安全,
      太后,皇后、诸子,朝中臣子需要您安全,所有人需要您平平安安回家,难道陛下无视这些人的需要吗?”
      文帝接受了袁盎建议,稳稳当当坐车去了上林苑。
      ……
      赵谈是皇宫里的宦官,他经常在文帝面前说袁盎的坏话。
      关键是文帝很宠爱赵谈,相信他的话。
      别看赵谈是太监,却有点歪才,他会看天象,说白了就是会哄文帝高兴。
      他还和辩士曹丘生、国舅薄昭关系密切。
      就连足智多谋的袁盎,对赵谈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堵住他的嘴吧?
      有句话叫做“说百遍就成了事实”。一回文帝不信赵谈的话,两回就得考虑,三回就相信了。
      袁盎很着急,不知如何对付赵谈。
      假如时间一长,文帝对袁盎的印象会越来越差!
      可巧袁盎的外甥袁种在宫中担任文书,有一天,他对袁盎说:
      “其实对付赵谈不难。”
      “是吗?说说我该如何对付他?”
      “舅舅,您只要当着皇上的面,理直气壮地和赵谈对着干,让你们的矛盾明朗化。
      如此一来,皇上知道了你们之间有矛盾,皇上就不会再相信赵谈说的坏话了,而您面临的灾祸就会避免。”
      袁盎觉得外甥说得很有道理。“就依你说的办!”袁盎开始寻找机会。
      恰好有一天,赵谈与文帝要同车外出,袁盎上前拦住马车,俯伏车前道:
      “皇上!臣听说能与天子共同乘车的,都是天下豪杰,现在我大汉虽缺人才,陛下奈何独与刀锯之余(受过阉割者)共载!”
      文帝听后笑了,于是让赵谈下车,赵谈从没被人嘲笑过,觉得脸上无光,委屈地哭着下了车。
      此后,赵谈再不敢说袁盎的坏话了。喜欢汉朝兴衰史请大家收藏:

第110章 袁盎智斗宦官赵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