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3章 河南之战[2/2页]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吁!”白羊、娄烦二位王爷勒住了马。
      “我说老哥哥,咱们还是逃吧!”
      白羊道:“此时不逃就来不及了。”
      二人拨转马头,鞭打战马往匈奴王庭仓皇逃去。
      有诗为证: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此役汉军歼敌数千人,俘获士卒3071人,牛羊万余头。
      至此,河南之地回到了大汉怀抱。
      “归来吧,归来了,大汉的游子。”
      卫青、李息留下警戒部队,然后率部鞭敲金镫响,高奏凯歌还。
      此役规模虽然不大,却是汉匈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西汉王朝收复河南地,使汉朝的北部边防线北推至黄河沿岸,为长安增添一道屏障。
      至此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匈奴对关中地区的直接威胁,有利于京都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刘彻亲自迎接二位将军归来。大摆筵宴为将士们洗尘。
      ……
      这边吆三喝五,觥筹交错群臣纷纷祝贺卫青、李息高升。
      那边韩安国凄风惨雨,跌跌撞撞好不狼狈。
      接连失败,加上被匈奴左贤王的羞辱。
      虽然刘彻没治他的罪,但老韩知道自己的仕途彻底完了。
      心想皇上要推出卫青,我这个老臣也该歇歇了。
      过了几天,韩安国请求致仕,刘彻秒批。
      闷闷不乐的老韩挂印回了老家,半年后,抑郁而死,享年58岁。
      ……
      河南之地回到了汉朝怀抱,但是,随之问题出现了。
      匈奴单于岂能就此罢手,多次发兵要夺回这块肥沃之地。
      朝廷多次发兵抵挡匈奴军队,汉军到,匈奴军队撤走,如此往来奔波,搞得汉军疲惫不堪。
      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为此刘彻召开朝议,让臣子们想个办法。
      此时主父偃出班奏道:“陛下,秦朝时,北地将军蒙恬,曾在那里筑城抵御匈奴的侵犯,
      我们何不效仿蒙恬办法,让边民平时屯田,战时从军,这样可免去国防军的奔波之苦。”
      群臣纷纷反对,“陛下,秦始皇到死都没修成边城,
      说明这个办法行不通,万万不能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主父偃坚持己见,“秦始皇修不成,难道陛下也应该修不成?”
      刘彻最终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修筑了朔方城,设置了五原郡与朔方郡,
      招募内地居民10万迁至朔方实边,把河南地建成一个可以向东、西、北三面出击匈奴的军事基地,
      为汉朝后续对匈奴的作战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主父偃更加得刘彻的宠信,其自信心爆棚,七个不服八个不配,走路都横着走。
      大臣们都惧怕他,纷纷重金贿赂,主父偃一一笑纳,半年受贿万金。
      此时有同僚劝告他,“主父大人,别那么高调,你太狂妄会得罪人的!”
      你猜主父偃怎么说?他说我苦心读书,努力奋斗四十年,
      小时候遭父母嫌弃,被兄弟唾弃,长大了,朋友远离。我吃尽了人间之苦,受尽了世间白眼,
      如今我锦食五鼎,位高权重,我再不横行就来不及了,我又何惧五鼎烹死之刑呢!
      主父偃的意思是,我再不疯狂就老了!喜欢汉朝兴衰史请大家收藏:

第173章 河南之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