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6章 汲黯奇人奇事[2/2页]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见过,这与你中途返回有何干?”刘彻不解道。
      “陛下,小孩子打架最好大人别掺和,大人越掺和,小孩子打得越起劲。”
      刘彻一想,确实是这样。
      汲黯继续说道:“南方小国相互攻打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打打和和也改变不了什么,
      有时候拉架的刚离开,他们又笑嘻嘻在一起喝酒了,你说作为朝廷特使,我去了南方向着谁,不向着谁说?
      既然解决不了问题,朝廷还不如装作不知道为好。所以我走到半路又返回来了。”
      刘彻不住点头称是。
      汲黯这是典型的无为而治,不过多人为干涉事务,顺其自然就行。
      还有一次,河南濮阳发生了火灾,蔓延烧了一千户,刘彻又派汲黯去视察。
      半月以后,汲黯才返回了长安。
      刘彻感到好奇,问汲黯:“出使南方,你很快就回来了。这次怎么拖了半个月呢?”
      “回皇上,河南濮阳的火灾不大,那里茅草屋相连,只要着火就会蔓延开来,不劳烦皇上挂念。”
      “那你应该早点回来啊!”
      皇上别急,听我说:“我回来路过商丘的时候,看到那里发了大水,庄稼被淹,到处水茫茫一片。
      人们没有吃的,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
      我想不到大汉土地上还有这惨景,于是手捧皇上的符节,命郡守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皇上你猜怎么着?满街的百姓山呼皇上万岁!皇上英明!
      情况就这么个情况,现在我把皇上赐给的信物奉还,
      微臣没经皇上同意,擅作主张,汲黯等待皇上发落。”
      说完这些话,汲黯跪下请罪。
      刘彻大喜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你能随机应变,解决百姓问题,朕不但不罚,反而有赏。”
      汲黯转忧为喜,道:“多谢皇上不罚之恩。”
      ……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锥子总会冒尖的。
      半年后,刘彻拜汲黯为东海郡太守。
      汲黯走马上任,他没有像前任那样踢三脚,烧三把火。
      而是召集手下开会:“各位,我汲黯施政和别人不一样,你们干什么我不会死盯着,
      我会考察你们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哪里,大方向不能错,屁股不能坐歪。
      希望大家配合好工作,不辜负皇上的期望,散会!”
      汲黯的意思是抓重放轻,尽量别总折腾老百姓,这就是黄老之学的精髓:无为而有为。
      汲黯身体不太好,自从开了那次会后,他就在大堂上摆上一张床,他躺在上面办公。
      手下们各负其责,汲黯这才放手不管。
      还别说,东海郡一改之前的混乱局面,过去官员出工不出力,现在不行了,
      汲黯要抽测成绩。
      不到一年,东海郡被他治理的清明太平,民风淳朴,路不拾遗,深得百姓称赞。
      街上的人们称赞道:“汲太守确实有一套,多年不遇的好太守。与民休养生息,不折腾,低调为官。难得!难得!”
      五年后,刘彻把汲黯又调回了朝廷,这时汲黯60岁。拜其为主爵都尉,享受九卿的待遇。
      汲黯有治世之才,但是在人情世故,同僚交往方面是个社交文盲。
      不懂得交际,在一些人眼中等同傲慢无礼。
      无论是现在还是西汉时期,不管是谁,都是见到有权有势的官员点头哈腰。
      汲黯却与众不同,他不鸟有权有势的人,意思是我不靠你们这些有权有势的人提拔,我靠我自己努力奋斗。
      比如他的同僚见到皇上的小舅子田蚡,都是像狗一样匍匐在地,
      而汲黯只是拱拱手而已。包括大将军卫青,他对卫青同样也是拱手礼。
      汲黯的儿子劝父亲道:“爹,你也学学同僚,别不尊重田蚡和卫青,人家都是皇上的亲戚。”
      汲黯斥骂儿子道:“小兔崽子,教育起你爹了,你爹到死也学不会奴颜卑膝。
      再说卫青、田蚡,多一个施拱手礼的人,他们就不高贵了。”
      不过卫青却不在乎汲黯的态度,反而越发尊重他。喜欢汉朝兴衰史请大家收藏:

第176章 汲黯奇人奇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