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5章 武帝泰山封禅[2/2页]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骤。
      “封”是刘彻到泰山顶上筑坛祭祀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国家繁荣昌盛的情况。
      因为人们传说泰山是最高的山,离天最近,所以说站在泰山顶上离天最近,玉皇大帝听的清楚。
      “禅!”是祭祀土地,感谢大地的奉献,期望土地继续努力,让大汉粮食年年丰收。
      随后刘彻就按照程序走,刘彻在泰山顶上埋的玉牒上写的什么?至今无人知道。
      整个程序进行完毕,天也就黑了。
      到了第2天,风和日丽,刘彻决定再到海边巡视一番。
      臣子们知道皇上念念不忘修仙,也不敢反对,于是就陪着他来到了海边。
      面对浩瀚的大海,刘彻突发奇想:“也许我乘船下海能够遇到神仙。”
      刘彻想到一出是一出,他决定要乘船下海,这可吓坏了群臣。
      “皇上万万使不得,行马跑船三分险,大海的脾气我们可摸不清,皇上龙体要紧。”
      总之一句话,一个大浪打过来,谁能保证不出事?皇上注意安全,不能下海。
      刘彻不听,非要下海,这时东方朔出面劝阻道:“皇上,与神仙相遇要顺其自然,不必急躁强求。
      若是有道术,就不愁遇不到,如果没有道术,即便到了蓬莱山,
      见到了神仙也没有好处,我希望陛下只管回到宫中耐心等待,神仙自会降临。”
      还是东方朔会说话,一番言语让他打消了出海的念头,一行人浩浩荡荡回了长安。
      这次封禅有一个意外插曲,随行的霍去病唯一的儿子霍嬗,不幸突发暴病而死。
      武帝很悲痛,觉得对不住霍去病,让他绝了后,真是天意弄人!
      这次出行来回走了两个月,行程共一万八千里,耗资巨大。
      据司马迁记载,汉武帝当政期间,去泰山封禅共八次,耗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当时人们很纳闷,把这些财力物力救济灾民不好吗?
      ……
      就在汉武帝泰山封禅的前一年,也就是元鼎五年,南越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南越国丞相吕嘉造反,杀了南越王赵兴和他的母亲樛(jiu)太后。
      南越国丞相吕嘉为何造反呢?这事说来话长,事情是这样的。
      先说一下南越国。南越国是赵佗创建的,他是河北正定人。
      南越国国都就在现在的广州,赵佗当政时归顺了汉朝。
      赵佗死后,南越国和汉朝的关系时好时坏。吕嘉当丞相时,南越王是赵兴,
      他是南越国第四代君王,继位时只有16岁,赵兴的母亲樛氏为太后,辅佐儿子当政。
      赵兴能当上南越国王,这里面还有一段经历。
      赵兴的爹是南越明王赵婴齐,婴齐在年轻的时候,曾被他爹赵胡派到汉朝,做了汉武帝的侍卫,
      期间婴齐就娶了邯郸女子樛氏女做妻子,然后生下了儿子赵兴。
      需要说明一点,赵婴齐曾在南越国娶妻生子,生下了长子赵建德。
      后来赵胡死了,赵婴齐就带着樛氏和赵兴回国继承了王位。
      多年过去了,赵婴齐病重,按照南越国继承礼仪,婴齐死后的王位,应该传给长子赵建德。
      但是在樛氏的操控下,他的儿子,也就是婴齐的次子赵兴继承了王位。
      还有一件事,樛氏在年轻时,曾和汉朝宫中官员安国少季私通。
      人物关系是不是很混乱?喜欢汉朝兴衰史请大家收藏:

第195章 武帝泰山封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