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3章 斩杀郅支单于[2/2页]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监督建造的,我当然知道风道在哪里了。”
      述说简单,当夜,甘延寿派小分队,携带火种和干柴,在康居太子带领下,
      找到风道口,一把火点燃木柴,熊熊大火迅速燃烧了起来。
      城内的郅支还抱着阏氏睡觉,突然被士兵逃命声惊醒。只听有人喊,
      “兄弟们,快跑吧,不知道从哪着的火,再不跑就没命了!”
      郅支穿好衣服,开门就往城头跑,登高一看,大火已经把城门烧去了一半,
      汉军随着冲杀声像潮水一样冲进了城。
      陈汤亲自督阵,果断让士兵开弓放箭,不管是逃难的百姓还是匈奴官兵,格杀勿论。
      箭矢如飞蝗“嗖嗖”作响。“哎呀!妈呀!”痛哭声此起彼伏。
      此时郅支单于叫上丞相想一起逃跑,突然一箭射中郅支的前胸,“唉呀,我命休矣!”
      郅支扑通栽倒在地,痛苦挣扎着。
      匈奴丞相一看大势已去,走到郅支面前,恶狠狠举刀砍下了郅支的脑袋。
      提头在手,匈奴丞相大声喊道:
      “汉军首领,不要再射箭了,郅支单于已经被我砍下了脑袋,我们投降。”
      陈汤借着火光,看到匈奴丞相手中提着一颗人头,急忙下令停止射箭。
      匈奴丞相把双手上举,来到了陈汤面前。
      经过屯边将军和康居国太子的验证,果然郅支的人头。
      匈奴士兵见单于已死,丞相选择了投降,纷纷放下武器,跟随丞相投降了汉军。
      ……
      汉军大获全胜,经过紧急灭火,木城保存了下来。
      事后经过统计,此战共斩杀阏氏、太子和将士1500多人,投降千余人,伤500人。
      整顿安民,汉军把木城交给了康居太子,然后大宴三天。
      将士们吃饱喝足,鞭敲金蹬响,高唱凯歌还。
      甘延寿和陈汤率军回到了都护府。
      延寿下令把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送给了参战方,自己只留下了一些牛马羊。
      与此同时,陈汤向汉元帝报战功,折子上写了这次打胜仗的经过,
      其中有那句流传千古的话:“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成全了陈汤威名远扬。
      战报中请示将郅支头颅示众十天,以挽回被他杀汉使的声誉。
      元帝看罢战报,龙颜大悦,提笔在手,沙沙点点写了封嘉奖信。
      甘延寿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他担心矫诏会受到惩罚。
      如今看皇上的意思不想追究他俩的责任。
      甘延寿高兴的有点早,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繁延寿,一起弹劾甘陈矫诏发兵打郅支单于。
      “皇上,二人矫诏出兵违反了军纪,不应该奖赏,应该受到惩罚,
      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不应该提倡这种行为。
      国有国法,军有军纪,军队没有严格的纪律,岂不成了一盘散沙?”
      元帝虽然很想奖赏二人,毕竟杀了郅支,震慑了西域各国,利大于弊。
      听了丞相的话,元帝沉默不语,秉持着不奖也不罚的态度。
      石显看出了元帝的心思,他善于揣摩皇上的意思。
      “陛下,我倒觉得甘、陈二人立下了奇功,那郅支单于杀汉使,不正应该受到惩罚吗?”
      这回匡衡表现很坚决,提议皇上处罚甘、陈二人。
      其实是匡衡心里有点酸,这么大的事,居然绕过他行事,太不把他这个丞相当人了。
      匡衡要杀一儆百,看看以后谁还敢瞒着他行事。
      陈汤见匡衡要惩罚他俩,直接怼道:
      “如今郅支被我俩斩了,丞相要处罚我俩,你就是为郅支报仇!”
      元帝权衡再三,发了两道旨意,一道是责罚甘、陈矫诏,一道是嘉奖二人。
      哈哈,打屁股喂糖果,好人坏人都让皇上一个人做了。
      最后元帝认为功大于过,随即赦免他俩矫诏之罪。
      封甘延寿为义成侯,陈汤为关内侯,每人赐给食邑三百户,黄金(铜钱)一百斤。
      复任命甘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
      除了丞相匡衡不高兴外,其他人皆大欢喜。喜欢汉朝兴衰史请大家收藏:

第253章 斩杀郅支单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