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9章 三起三落的孔光[2/2页]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作有很大的区别,
      君臣需要磨合一段时间才能相辅相成。
      但是汉元帝没有包容孔光的耐心,他很生气,心中暗道:
      “奶奶滴,总和朕唱对台戏,我不喜欢的事他提,我不喜欢的人他推荐,滚一边去吧。”
      皇上一生气,孔光要倒霉,直接把他从谏议大夫贬为了县令,
      这是孔光仕途上第一次受挫。
      垂头丧气的孔光回老家讲课授徒去了。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
      汉成帝刘骜继位后,孔光复出,被推举为博士。
      随后参与了地方治理和缉拿盗贼等事务。
      蛰伏了一段时间后,孔光变得成熟多了。提的建议全部符合皇上的心意,
      汉成帝很高兴,于是提拔他为仆射和尚书令。
      孔光为人谨慎,为官低调小心。尤其他的嘴巴很严,从不透露朝中任何事情。
      当时有人问孔光“未央宫温室殿前面都有什么树?”
      孔光笑而不答,或者用其他话题岔开。
      他就是这么嘴严,从此有了“不言温树”这则典故。
      汉成帝不断提拔他,最终孔光做到了御史大夫。
      汉成帝44岁时,他觉得自己不可能再有儿子了,于是决定在老刘家最近血缘中选一个当太子。
      成帝召集丞相翟方进,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御史大夫孔光等人,征求他们的意见。
      当时成帝说:“各位爱卿,朕一直犹豫不决,到底是选中山王刘兴,还是选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为太子?
      请大家踊跃发言,说说你们的看法。
      几个人各抒己见,这样说吧,除了孔光以外,都说选择刘康的儿子刘欣为太子。
      而成帝也倾向选择刘欣,然而孔光却坚持“兄终弟及”这一观念,
      他说周礼有这样的例子,哥哥无儿子,去世后可以由弟弟继承皇位,这种礼仪叫“兄终弟及”。
      成帝也懂周礼,他说:“孔大人,兄弟不能同时进入庙堂被后人祭祀,难道你不懂吗?”
      在前秦之前,确实存在着这两种继承皇位的办法。不过“父死子继”逐渐成为了共识。
      成帝对孔光的坚持自己的看法很恼火,于是把他贬为了廷尉。
      绥和二年,淳于长行骗之事败露,随后他贿赂红阳侯王立之事也暴露了。
      该案件牵涉到了右将军廉褒和后将军朱博,二人被削职为民。
      属于孔光的机会来了。他一人兼任右将军和后将军两个职务。
      丞相翟方进去世后,孔光继任丞相。
      宣布任命孔光为相的第二天,汉成帝刘骜得暴病而死。
      前面已经说了,孔光是三朝元老。
      如今简单叙述了孔光在元帝和成帝两朝的表现,不知各位看官对孔光有什么评价,还望大家评论一番。
      ……
      回归话题。
      汉哀帝继位后,傅婕妤恼恨孔光和自己作对,于是联合御史大夫朱博开始攻击孔光。
      朱博一直与孔光政见不合。
      孔光反对傅婕妤,朱博就投靠傅婕妤,其实他巴结傅婕妤,无非就是取悦皇上,
      “只要把孔光扳倒,丞相之位就是他的了。”朱博心中盘算着。
      随后,朱博弹劾孔光把秦始皇的奶奶和母亲,拿来与皇上的奶奶、母亲做比较,犯了大不敬之罪。
      另外,孔光曾极力推荐中山王刘兴当太子,如今汉哀帝刘欣对孔光深恨不已,
      为了报复孔光不推荐自己当太子,刘欣罢免了孔光的丞相之位。
      这是孔光仕途中第三次受挫。
      孔光去职后,御史大夫朱博继任丞相。
      朱博何许人也?下回分解。喜欢汉朝兴衰史请大家收藏:

第269章 三起三落的孔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