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4章 抓紧折腾[1/2页]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外交家王俊,果然足智多谋,使了一招缓兵之计。
      骗匈奴单于,派人随他们回长安,重新配发原印。
      要不说匈奴单于愚蠢,他就不动脑子,
      把王骏扣押下来,放其他人回去,然后拿旧印换人不就行了?
      哈哈,匈奴单于智商堪忧!
      匈奴单于就上了王骏的当,派使者随一行人来到了长安。
      到了汉朝一亩三分地,还怕啥?王骏一行人,长长舒了一口气。
      玛德!好不容易换上了新印,岂能给你们再造原来的印?
      王莽好酒好菜招待匈奴使者,出言安慰道:
      “各位,既然来了,也不让你们白来一趟,
      我这里有一份诏书,你们吃好喝好后,发给你们些盘缠,带着诏书回去吧。”
      说着话,王莽把一份密封的诏书,交给了匈奴使者。
      “皇上,不对啊,我们是来取旧印的。”
      匈奴使者坚持带回原来的大印。
      王莽微微一笑道,“原来的印肯定不会给你们了,你们待在这里无任何意义,
      不如回去,把诏书交给单于复命。
      诏书上面我写的清清楚楚,单于一看就明白,不会为难你们的。”
      匈奴使者一看没招,也找不到王骏,此时王骏早躲了起来。
      无奈之下,匈奴使者只好带着诏书打道回府。
      来时走得快,回去归心似箭,更快!
      书说简短,匈奴使者就把诏书交给了大单于,并把汉朝皇帝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大王,诏书上写的明白,您自己看吧。”
      单于打开密封的诏书,开头王莽写了许多恭维的话。
      最后的关键来了,他把称呼“匈奴单于”,改称“降奴单于”,特拟诏书让使者带回云云。
      卧靠!汉朝皇帝这是没事找事。
      “降服单于”真特么敢整词。
      匈奴单于看罢勃然大怒,
      “欺人太甚,王莽!你过几天好日子不知自己姓什么了!
      我大匈奴秉承汉宣帝之恩,你王莽算个球!”
      单于下令,王廷军队进犯汉朝边境,汉匈战火重燃。
      本来汉匈关系挺友好的,如今被王莽一改革,关系彻底破裂。
      此时王莽好像四处寻找对手一样,莫非他想表现出自己雄才大略吗?想效仿汉高祖和汉武帝吗?
      王莽一看匈奴犯边,命卫将军王涉,率军30万进击匈奴,
      这30万大军中,有10万是捉壮丁来的。
      王涉是前丞相王商之子,他准备分6路攻打匈奴。这也是当年汉宣帝打匈奴的路线。
      乖乖!汉宣帝打下了太平日子,王莽坐享其成不好吗?非要折腾!
      有句话叫做“不作不死”,王莽在作死的路上狂奔。
      想想看,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如今还抓壮丁打仗,地里的庄稼还有人种吗?
      当然了,把所有的错误归结到王莽身上,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外交这一块,是王骏主导的,王莽根本没与匈奴打交道的经验。
      官制、币制改革,以及一些刺激经济的措施,
      都是大国师刘歆背后策划的,主要方案出自大国师刘歆之手。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刘歆。
      他是当时的经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目录学家等等,堪称“学术达人”。
      刘歆最早发明了圆周率等于人称刘歆率。
      他是汉朝经学家刘向之子,儒家知识特别丰富。
      小时候他和王莽是同班同学加好朋友,刘歆学习成绩好,王莽巴结刘歆抄他的作业。
      长大后,人家王莽有政治头脑和才能,加上被舅舅王凤推荐,王莽崭露头角做了郎官。
      从此王莽一帆风顺,一步一个脚印,向皇上宝座冲刺。
      刘歆很失落,想当年自己是

第284章 抓紧折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