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0章 欺骗王莽[2/2页]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定饥民聚众闹事,一定不要可怜他们,尤其是赤眉军,坚决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
      随后传旨太师王匡和廉丹,限期剿灭匪首樊崇。
      “皇上说农民聚众闹事,我看是饥民逼不得已反抗。”廉丹想不通,为何皇上得出另外一个结论。
      沿途的饥民和官场的黑暗,深深震撼了廉丹。
      “民不聊生,贪腐横行,皇上被蒙蔽。这样的朝廷能长久吗?”
      廉丹苦闷彷徨,晚上,他召来幕僚冯衍,问:
      “先生,皇上要我全力剿灭起义军。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说着,廉丹把王莽的旨意,拿给冯衍看。
      冯衍,40来岁年纪,头戴儒士帽,身穿灰色宽身大袖的衣袍。
      他是当时的辞赋家,道家,自幼博览群书,聪明多才。
      可惜命运坎坷,怀才不遇。年轻时才华出众,却多次拒绝朝廷召唤,坚持不出仕做官。
      个性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王莽称帝后,为了糊口,做了廉丹的幕僚。
      冯衍是个典型的“愤青”,他毫无掩饰道:“将军,在乱世要为自己留条后路,
      现在朝廷腐败成啥样了,将军没必要为这样的朝廷殉葬。
      现在我为将军考虑,最好的办法是退兵据守大郡,韬光养晦,训练士兵,磨练他们的节操。
      然后在方圆百里之内,每天赏赐酒肉,以结交英雄豪杰之士,
      咨询谋士的谋略,争取将来的民心,等待形势的变化。
      时机成熟,将军可横空出世,为国家兴利,为百姓除害。
      那么福禄就会永世传留,功勋就会永载史册。
      现如今,将军何必在中原全军覆没!身躯血肉做野草的肥料,最终身败名裂,辱没先祖呢?
      冯衍看问题深远,他感到王莽政权将要崩溃。
      劝廉丹及时收手,等待时机。不要再为王莽卖命了!
      不值得!
      廉丹最终没有听从冯衍的建议。
      第二天一大早,王匡和廉丹,集合队伍继续向目的地进发。
      冯衍望着廉丹远去的背影,失望至极,摇头叹息道:“你永远拉不住一个执迷不悟的人。”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冯衍悄悄收拾好自己的行囊,离开廉丹,浪迹天涯而去。
      冯衍空有满腹才华,一生郁郁不得志。
      苏东坡有云:【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
      意思是辞赋家扬雄,一生无后人,冯衍一生没遇到贵人提拔。
      二人都是牛批人物,却有不同的遗憾。
      ……
      齐郡无盐城(今山东东平县),城头赤眉军的旗帜飘扬。
      赤眉军士兵在城门前演练,杀啊!冲啊!响彻云霄。
      廉丹纵马赶上太师道:“听,声势不小啊!太师,看来赤眉军实力不可小觑。”
      “更始将军,不必介怀。在我看来,这些流匪如草芥尔!”
      “太师,据探马报,三天前,无盐城就被投靠赤眉军的索卢恢攻占了。”
      “索卢恢算个球,不过是个豪强地主,他以为能得到赤眉军的保护?
      今天我就用实力告诉他,谁才是这里的主宰。”
      “太师果然豪气冲天!”廉丹实在聊不下去了,恭维道。
      廉丹一催战马,来到了队伍最前面。他要跟随敢死队一起攻城。喜欢汉朝兴衰史请大家收藏:

第290章 欺骗王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