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一片笑声中,伊籍将草稿抄写一遍,董良命手下将这篇序和一套论语送到城外校场的作坊里。
      这一边,刘备笑呵呵的向伊籍询问:“伯机先生可认的水镜先生吗?”
      “哦,”伊籍愣了一下,“皇叔要拜访水镜先生吗?”
      刘备点点头
      “伯机先生知道水镜先生的住处吗?”
      伊籍答道:“水镜先生本颍川人士,如今客居在襄阳城外,刘荆州曾征辟不至。其人清高拔俗,学识渊博,多与贤人往来。”
      董良说:“正是听闻水镜先生多与贤人往来,才相去求贤达的。”
      刘备也说:“不瞒诸位,向使备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何足道哉。只可惜一无基业,二无出谋划策之人,才致使今日沦落到此,一事无成。”
      刘备又对众人拱拱手,“今日诸位不嫌弃备之狼狈,赤诚来投,备不胜感激。古语云,海不弃细流故能成其广,山不捐薄土故能成其大。若能有更多的贤达,与诸位?哿ν?模?啬芄簿俅笠担?锓錾琊ⅲ?徽剐刂斜Ц海
      一众人也郑重一礼,“敢不从命!”
      “既然如此,明日早起出发,伊籍带路,董良随行,一起去拜访水镜先生。伯苗德艳暂居城中等待时机。”
      “喏!”
      ……
      第二天一早,
      一行人就早早的出发了。
      伊籍与董良骑马立于刘备两侧,张飞打马跟在后面。
      带二十士卒,拉两辆马车,装着书籍,布帛,钱粮。
      行走的襄阳城外的大路上,芳草遍地。
      虽然已经入秋,但襄阳地处南方,又有长江水汽,气候湿润。
      因此芳草萋萋未曾凋零。
      一行人说说笑笑,赏景观风,正愉快间到了一个拐弯处,是一个坡地。
      就看见一人,在坡地上靠着大青石,箕
      踞而坐,葛巾布袍,皂绦乌履。
      见有人来,斜眼瞥了一眼车队。
      自顾自的高歌:“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董良一看这名场面啊!
      懵了
      不应该啊!
      虽然心里知道这可能就是那个人了。
      但是却只能装作不知道。
      刘备见这人的话,又觉得此人特立独行有些不一般。
      翻身下马。
      走向前抱拳:“请问先生尊姓大名?”
      那人也不回礼,轻笑道:“我乃颍上之人,姓单名福,久闻使君仁义,纳士招贤,故行哥于此,以动尊听,呵呵呵!”
      来了来了,真是他,董良大受震撼,名场面!
      刘备又恭敬一拜:“谢先生不弃请受一拜!”
      单福呵呵一笑,“岂敢岂敢!”
      刘备回头看了看大伙,又对单福说:“请先生往寒舍一叙!”
      单福笑着站起来,看着刘备身后的阵仗。
      “我,恐怕耽误了使君的正事。”
      刘备笑着说:“正要去拜访水镜先生,求荐贤才。今已路遇贤达来投,改日再去不妨,先生请往舍下叙话。”
第六十五章 单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