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备道:“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诸葛亮笑道:“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答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诸葛亮想了一下说道,“自董卓以来,天下豪杰并起。北有袁绍四世三公跨州连郡,如今与曹操争锋,曹操虽势弱,然挟天子以令诸侯,雄才大略,颇具人谋。此二者无论谁胜谁败,必一统北方,手握天子,掌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之争锋
      一番话说的众人不仅暗叹。
      除董良知道未来官渡之战早已注定,其他人没见到事实之前,总是抱有侥幸心理,或多或少的逃避现实。
      这诸葛亮坦言北方局势,众人都无奈,北方啊,如今可以放下幻想了。
      诸葛亮又说了一番话,董良匆匆听过,不过是原隆中对,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这样的话,与董良记忆中的隆中对并没有太大区别,无非局势略有差异,但大体上还是打荆州占益州这样的方略。
      不过刘备听到这里,避席拱手谢道:“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
      其实未必是真因为亲情,实际上是担心名不正言不顺。
      刘备又说了几句真心话:“备四处飘零,如今尚无寸土容身,如何图谋荆州益州这如此广大之土地?”
      诸葛亮笑道:“若将军晚点来荆州确实没有办法,如今这个时候却是正好。”
      这句话成功吸引了众人的好奇心。
      “此话怎讲?”
      诸葛亮踱步,“数月前孙策新死,江东动荡,将军若能取得刘景升支持,可夺取豫章庐陵,如此一来,厉兵秣马,等待荆州有变。无论是北方大军南下,亦或是刘表祸起萧墙,以将军之威名,举兵而起,荆州诸郡必望风而降。”
      听到这里,刘备不知是何反应。
      因为已经不知是几波人建议他夺取豫章庐陵了
      打下两个郡当然难,但是在乱世不就是有机会就要去拼吗?
      天下聪明人很多,有的是人看到机会。
      庐陵豫章现在就是好时机。
      若等一两年,孙权缓过劲来,这就可以想都不要想了。
      但是如今若是拿下这两郡,以后打荆州也可以阻断东吴进兵,实在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关羽突然插嘴:“适才先生言,欲东连孙吴,如今我兄夺他城池,反目成仇,那江东如何愿意结盟?”
      孔明微微一笑:“天下熙熙为利,哪有什么情义,若有利纵使仇雠也可表面亲如一家。若为利,哪怕亲如一家也可反目成仇。成大事者,又怎会为这一时仇恨所牵绊。”
      董良看看众人,不知道他们对这个观点怎么看。
      但是董良是认可的。
      难道东吴杀关羽夺荆州,夷陵之战,病死刘备,这仇恨不远胜区区豫章庐陵两郡吗?
      可是诸葛亮不还是主动与东吴结盟,握手言和了吗?
      难道是刘禅和刘备不亲密吗?诸葛亮擅权阻止刘禅报仇吗?
      荆州被夺,关羽被杀的时候,赵云和诸葛亮也不是都劝阻刘备不要发兵吗?
      所以董良并不担心和东吴能不能结盟的问题。
      如果有结盟的需要,自然会结盟,如果没有结盟的需要,也就是两边都处于安全的情形,那么碰一碰还不知鹿死谁手呢!

第八十四章 隆中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