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五章 董良的兵法实践[1/2页]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社会和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董良到了南昌县城。
      先观察了周围环境和地形。
      地形没得说,绝对的易守难攻。
      事实上,古代城池,除了个别经济比较发达的时代,会有一些城池是因为优异的交通区位之类的发展起来的
      绝大多数城池都是第一考虑防御问题。
      城市在社会大分工的背景下开始形成,在生产力发展还很低下的时候。
      如何防备敌人的进攻就成了城市的一大任务。
      于是一开始城市就注重防御功能。
      城市的防御设施根据城市的建筑特点和城市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防御和人工修建的防御设施两种。
      但是在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还很低下。
      所以为了得到更好的防御效果,为了减少更少的修建防御工事的成本,人们往往选择依靠地理环境来建城。
      借助山川河流,抵御敌人的进攻。
      不要说古代,哪怕是董良生活的后世,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但是在面临一些港口选择时,还是只能靠天然的地理环境优越的地方。
      也许也有可能人工造出一个适宜的港口环境,可是这样废的力气是难以估量的。
      即便是董良生活的时代,一个新时代国家的首都,仍然有考虑防御要素,在定都在了山脉的一侧。
      所以董良视察完南昌的地形后,十分满意。
      境内多丘陵阻隔,城外的大江是一条天然的护城河!
      董良颇有些领导的感觉,在南昌本地官员,与赵统,丁奉,马良的簇拥下转完了南昌周边。
      回到县衙,升起大帐,众人议事。
      董良道:“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孙权虽然知道我们已经夺取了豫章庐陵两郡。”
      “但是对我们的兵力,部署一无所知,虽然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会派谁前来。但我们有山川河流之险,城池稳固,粮草充足,我们略胜一筹。”
      丁奉听的最认真。他被董良劝学,心悦诚服,一心钻研兵法,现在是很好的实践机会。
      论兵法,赵统远胜董良,自然也不会多太看重。
      论打仗,赵统更是远胜董良,董良多的只是一些奇思妙想,和知道历史走向。
      两军对垒,赵统正面与敌军对抗,五五开,这时候,董良若是利用自己知道的情报,完全可以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若没有赵统先顶住对方,董良是发挥不了作用的。
      而且赵统属于有真才实干的人。
      无论碰到什么武将都可以碰一碰。
      但是董良如果碰到自己完全不了解的武将或者完全没留下破绽的武将,那绝对是被吊起来打。
      当然现在可能好一点。
      毕竟跟着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人厮混半年多了
      还跟着诸葛亮徐庶学兵法,跟着关羽练武艺,跟着黄忠学射箭。
      “再者,我们以逸待劳,名将如云,孙权虽然有三代之基业,可立足未稳。手下可用之人不多,且多郡叛乱,更添烦恼,压力更大。”
      “所以他手下派不出来什么将领。而且其千里迢迢而来,不如我们神完气足,胜算再添一筹。”
      董良

第一百五十五章 董良的兵法实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