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一年多来,经历了多次不停的背叛。
      这么多风风雨雨,会稽郡南边区区四座比较穷的县城,在孙权心里其实也不算什么。
      不争一时之长短,这些疥癣之疾早晚可以收拾掉。
      会稽郡整个就是孙权的后花园。
      只要这个地方的人不能和外面的进行勾结,就成不了什么心腹大患。
      所以,得出一个初步方案之后,孙权也就并不着急了。
      事实上,孙权一开始也就不着急,因为无论是周瑜他们哪一路兵马回来,随便一个人带点兵,都能把这些乱事平掉。
      但是就因为手下众多求和派心中一直对孙权执意出兵而不满,这逮到一个机会,当然想要孙权低头。
      在这些人无声的逼迫下,孙权不得不拿出来一个方案。
      得出一套方案之后,还需要派使者出使,到底谁到会稽郡主持大局还没有定下。
      但是这些东西已经足够的敷衍这手下众人了。
      孙权就散了帐,让张昭他们去商议。
      众人走后,孙权的脸色立刻就难看了起来。
      身为主君,却处处不自由。
      但是没有办法,孙权的政治智慧就是平衡。
      可是如今武将的全部出动导致了吴郡局面不平衡。
      而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确实是有些偏袒武将们了。
      从一开始一意孤行的派蒋钦他们去攻打豫章。
      那一次失败。就给孙权留下了耻辱的烙印。
      导致了一段时间之内,孙权在张昭等人面前抬不起头
      孙权当然想要翻盘,于是就有了这第二次的大战。
      孙权脑子里想着平衡,就往后院走着,散心。
      走着走着就往母亲的住处走去。
      年轻人迷茫了,遇到挫折了,很多人都会想起母亲。
      而今天孙权的窘境,也需要母亲来出谋划策。
      吴夫人绝对是一个十分聪明有能力的人。
      如果没有吴夫人的帮助,孙权可能很难继承兄长的遗产。
      来到母亲住处的外面,发现里面有些喧闹。
      “母亲又在会客?”
      孙权问着左右的门子。
      “将军,是昭义中郎将前来拜访。”
      昭义中郎将?是叔叔孙静来了。
      孙权甩甩手,没有让门子进去通报,自顾自的往里走。
      孙权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这半年来,经常有孙氏的宗族亲人前来拜访吴夫人。
      就是因为当初吴夫人扶持孙权上位的时候,许多人都想从中作梗,结果孙权如今坐稳了位置,当然要报复。
      所以很多宗亲得不到重用。
      尤其是孙?笔录??蟆
      孙?钡呐崖胰盟锶ǘ哉庑┳谇赘?拥募傻?
      而孙?钡乃溃?踩谜庑┳谇赘械礁?拥幕炭帧
      他们心中的不满,孙权可以猜到,但是大家表面上都没有表达出来。
      而众人对于地位的谋求,在孙权这里得不到,就想通过吴夫人使使力。
      希望吴夫人能在孙权面前美言几句,让孙权重视宗亲。
      这些人对于孙权不重用自己家人,反而重视一些外人也感到很不满。
      但是,今天来的孙静不同。
      孙权的叔叔孙静和父亲一起起兵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己的兄长重归故乡的时候,叔叔也出了大力。
      而这个叔叔却并不贪图荣华富贵,主动激流勇退。
      所以封了一个昭义中郎将,告老还乡。
      他这样的行为让孙权感觉很放心,但是他的大儿子孙?比慈昧礁鋈酥?淝榭鲇行┺限巍
      孙?钡呐崖遥?比缓退锞裁挥泄叵怠
      但是自己的儿子叛乱,孙静面对孙权,当然心里也会有不自在。
      那后来孙权又将孙?笨铀溃?淙皇鞘鲁鲇幸颍??迸崖以谇埃??撬锶êλ懒俗约旱奶眯郑?谧约菏迨迕媲白匀灰膊蛔栽凇
      所以自己也有段时间没有见到自己叔叔孙静了。
      没想到今天在这里碰到了他来拜见自己的母亲。
      自己的父亲去世的早。兄弟两个的成事,离不开母亲吴夫人和叔叔孙静的扶持。
      一同从艰难中走出来,孙静和吴夫人也算结下了不少的友谊。
      孙权一边往里走,脚步越发的放缓。
      今天正是自己心情低落的时候,被外面的那些文人逼迫。
      越往里走,越想着还是自家的亲人靠谱。
      孙权最重视的就是平衡,此时此刻却想给自己两个大耳刮子。
      自以为自己少年成名,十分的聪明。年少坐断江南,平衡文武。
      嘴上说着平衡平衡,却只顾的平衡文武的关系,主战和主和的关系,却忘了平衡外人与里面的关系。
      孙权越想眼睛越发亮。他觉得目前面临的困境一定是自己平衡做的还不到位。
      有汉一朝一直都是宗亲,外戚和朝中群臣在不停的对抗。
      自汉武帝开始,内朝与外朝也在不停的对抗。
      宦官十常侍和大将军何进对抗。董卓和与自己政见相反的人对抗。
      做皇帝的都要不停地进行平衡。而我如今却忘记了呀。
      孙权此时此刻感觉有些茅塞顿开,难怪感觉自己处处受制于人,就是因为身边没有亲人撑腰。
      外戚和宦官之所以能位高权重,是因为皇帝需要靠他们来发出自己的声音,来对抗朝中的大臣。
      但是孙权审视一下自己,却只注意到了文和武的对抗,却忘了自己也需要亲人来帮助自己发声。
      今天的武将虽然是和自己这个年轻气盛的主公站在一起,但将来难免会政见不合。
      就好比自己刚刚继承兄长的位置的时候,自己和张昭的关系也是如鱼得水。可如今,却也渐渐产生了分歧。
      如此看来,天下哪里有一成不变的关系?大家都是在互相利用而已。
      只是简简单单的让文武平衡,还是太粗陋了。
      一旦这些武将也和自己出了分歧呢?这些武将派了出去,又有谁能给自己说话呢?
      这都是孙权需要考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往常被孙权忽略了。
      这也不能怪罪孙权,毕竟孙权才刚刚当上主公不过一年,哪里就能考虑的面面俱到。
 

第三百一十五章 试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