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13章 绵绵不绝[2/2页]

飞越三十年 大茶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王真笑了:“大概能理解,这个肯定是好东西!”
      “从上游放下去,然后再开回上游?”
      “可能不用开回去,”李建国想了想,“大概是三线厂来造这种船,然后从上游放下去,一路清到入海口,也可能是在中途就被当地拿去用于别的什么河道。”
      “哦,上面生产往下面放,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三线的工厂做这个问题应该不大。”
      “说是这么说,可是”
      李建国摇头,苦笑:“没做出来,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可行,而且他说这个还要带些别的功能,考虑的东西比较多,涉及水文,材料还有产业布局,要当个综合应用题来做”
      综合应用题?
      难怪李建国之前汇报时没讲,原来装着这么多题目,毕竟他才到一天,很多情况没搞清楚,当然不可能上来就拿个大卷子让人来做。
      如果不是李一鸣在那边“催”,这里可能还听不到这个清淤的方案。
      “没关系,你接着讲,还有什么?”
      “第二个是水车,水车在水里,带着绳索,拉什么就看我们要什么,沿河运东西,特别是轻的,比较方便,有可能是这个。”
      “哦,这样”
      老人家们都是用过水车的,脑子里过一下就又恍然了,“有意思,好东西啊!”
      “你说三个,还有一个呢?”
      “还有一个,是放风筝的原理。”
      “风筝?”
      李建国犹豫了下点头:“是利用海流,然后用浮岛在水上,牵着链子,然后带动着陆地上的传送带,运东西。”
      “浮岛是什么,船?”
      “差不多的东西。”
      “那东西是运到船上?”
      “可以运到船上,也可以”李建国看看众人,“也可以把东西直接倒进水里。”
      “倒进水里?”
      李建国仔细看着大家,轻声吐出两字:“填海!”
      “前面那清淤也是填海?”
      “嗯,就是靠自然堆积来填海。”
      “如果我们想把近海的岛连成半岛,或者是”
      李建国干脆起身,走到地图前,从北开始指着:“这里是辽东半岛,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胶东半岛。”
      手指顺着海岸线往下。
      “舟山群岛。”
      “这里”李建国看着地图,就有点看不出来有什么岛,“应该有个洞头群岛。”
      “”
      “入海口这一带肯定会有泥沙堆积,但这个不够,可以用这个。”
      李建国又指了两个地方:“这两个海峡,海峡里有海流,利用浮岛都可以弄出这种”
      “特别是这下面这个,琼州海峡,他说不深,也才20公里宽,用这个办法,两头架设备,只要有人看着,两年就可以连起来。”
      “两年?”举座皆惊,目光交错。
      李建国一激灵,似乎是想到什么的模样,紧接着抬手拍了下自己的头哦了一声:“我知道了!”
      “知道什么?”
      “我刚才说那个清淤泥的船,从上游一直漂到入海口,”李建国压着激动,“这到海里就是浮岛!!”
      众人长长吸了口气,瞬间也醒悟过来,原来李一鸣交待给他老子的这几件事原本就是串起来的。
      但这保留一点是什么意思?
      让他老子经常动动脑筋?
      应该是了!
      “琼州这个仔细讲讲。”
      李建国回身点着地图,比划了个手势:“琼州海峡,最窄就是二十公里不到一点,这个资料不知道准不准,可能差不多。
      这边是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这里是海口,这里海流速度有点高。就可以用这个方案,浮岛可以当成是船,其实就是能漂的一个小岛,然后浮岛下面可以养海产!”
      “海产?”
      “是的,海藻海带,然后鱼虾蟹,都可以养,就是把这种地方当成渔田。”
      “然后用铁索牵着不让跑?”
      “对,铁索牵着,其实不是不让跑,是用这个带动陆地上的传送带,把土石一点点填到海里,”李建国手划了个圈圈,“不是填成码头,是填成半圆环。”
      “为什么要填成这样?”
      “嗯,原理我不是很清楚,他说这形状比较耐海水冲击,而且里头还得种海藻,养贝类,用来加固这种堤坝!另外还有就是这么做可以省料,省时,”
      李建国摸了下额头,“我不确定能不能做到,可能理论行,实际”
      在座的人自动忽略了后一句,李一鸣说可以,至少也得让人研究一下,再说根据李建国的描述,似乎并不是那么复杂。
      那孩子真是智谋深远,这边建设三五年,那边已经偷偷填海,三五年之后

第1113章 绵绵不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