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711 一眼百年,阿萨德兰[1/2页]

捡漏 金元宝本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当时的端州属于极其贫困的地区,也就稍微比海岛省好一点。
      但包拯却在这里很是干出了一番成就,最出名的当属包公井。
      端州当年可是全国赫赫有名的产砚圣地,又值神州史上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北宋赵祯时代,名流辈出,对各种艺术的追求达到了极致。
      端砚毫无疑问就是各个名人骚客的最爱,也因为这个原因,端砚在当时的价格被炒得飞起。
      名砚一方,价值千金。
      然而包公在端州的时候,铁面无私公正廉明,就算是在走的时候当地百姓自愿送他的端砚也被他拒绝。
      这就是最著名的,包拯端州三年,不带一砚归。
      这方就是最著名的一砚归,天青之色,华贵非凡。是赵祯皇帝听说包拯不带一砚归后,把自己的御用砚台赐给了他。
      名字嘛,就按照赵祯的德行,取名了一砚归。
      意思就是你包拯不带一砚归,那朕就给你一砚归。极富天子之道。
      这方一砚归来头极其的大。到了南宋徽宗时候,这方砚台又回到了皇宫,却又是被另外一个砚痴看上了。
      为了得到这方砚台,这个砚痴给宋徽宗写了一幅字之后,立马就把砚台装进怀里,强行给皇帝索要这方砚台。
      根本不在乎墨汁四溅,玷污全身。
      宋徽宗也是没法子,只得从了这个人。
      这个砚痴,就是名动神州历史上千年的大书法家。
      米芾。
      在米芾所做的《砚谱》中对这方一砚归有着最详实的记载。米芾之后,这方砚台几经辗转经历了数位收藏大师之手最后落到了戊戌七君子谭词同手里。
      谭词同被斩首之后,这方砚台流落到琉璃厂,最后由金锋拿下,转手给了阿萨德兰。
      时隔百年,再次见到一砚归,金锋心头无限感慨。
      一砚归!
      真的是一砚归呀!
      来不及感慨,也容不得感伤,船长代学林向金锋报告,此处水深仅有一百七十米。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惊喜无限,金锋立刻换装,一头栽进大海,急速下潜。
      一百七十米深的深度对于船上的潜水老鸟来说,基本都能适应,噗通噗通的全跳了下去,按照计划开始在海底进行拉网式的搜寻。
      有了渔船做参考目标,搜寻范围变立刻缩小。
      到了海底,视线有些浑浊,开了水下手电戴上护目镜,金锋趴在海底急不可耐的飞速游走。
      高速运动中的金锋将目力开启到最大,就算是在浑浊的海底狼顾之眼依然能看清周围的一切。
      穿过一片海藻和珊瑚礁,金锋随眼一扫,心头剧震。
      速度一下子慢了下来,一扭身一打水,爬升上了一处海底礁石,眼前出现的一幕让自己的双瞳陡然间收到了最紧。
      半浑半浊半清亮的海底中,一截断裂的船头轮廓静静的歪倒在海底,向金锋发出最强烈的讯号。
      几乎不用再看第二眼,金锋已然判断出眼前这半截船头,就是阿萨德兰的波旁号大船。
      这艘船,金锋太清楚不过了。
      当时世界上第一批采用的内燃机动力的铁壳船,重量三千四百吨,号称世界上最快的船。
      阿萨德兰就是开着它环游世界的。
      见到船的瞬间,金锋蓦然间心一抖,径直定在水底,眼眸深处一阵模糊。
      这一刻,金锋几乎不敢靠近这艘船。
      这艘船,承载了自己的太多的希望。
      当年金锋花了巨资收购了天量的古董古玩交给阿萨德兰,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借助阿萨德兰在欧罗巴的势力为自己购买军火。
      然而,天不从人愿,军火没拿到,在一年多后,金锋自己也抱着大鼎身陨。
      水泡汩汩的冒出来,护目镜中,金锋的眼神逐渐清醒,变得坚定肃穆。
      轻轻的靠近波旁号,双目眨动,往事历历如幻灯片,一幕幕闪现。
      一眼百年……
      老朋友,我来了。
      静静的伫立在海中,静静地看着波旁号。
      船头已经被海洋生物占据占满,成为各种海洋生物的天堂。
     &n

0711 一眼百年,阿萨德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