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章 帝都饭店下馆子[1/2页]

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 软朝香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玉坤去隔壁胡同接上徐静平,俩人在胡同口等韩春明和关大爷。
      汇合之后。
      一行四人径直前往帝都饭店,进谭家菜厅。
      菜上齐。
      关大爷作为长辈,率先动筷子。
      “十多年没吃了,还是原来那个味,一点没变。”
      “确实好吃,小坤,静平,你们俩也动筷子啊。”
      “小五哥请客,不用跟他客气,快吃吧。”
      “好吃。”
      “徒儿,小子,丫头,你们知道这谭家菜的来历吗?”
      杨玉坤笑了笑说道“还真不清楚,要不您给我们说说,让我们这些小辈也长长见识。”
      “徒儿,把酒给为师满上。”
      “得嘞。”
      韩春明给师傅把酒斟满。
      关大爷一杯酒下肚,将谭家菜的来历娓娓道来。
      “谭宗浚知道吗?”
      几人配合着摇了摇头,说道“不清楚。”
      “此人乃南粤南海县人,同治十三年,殿试中一甲二名进士,入帝都翰林院为官,后督学川蜀,后又充任江南副考官。”
      “此人一生酷爱珍馐美味,亦好客酬友,常于家中作西园雅集,亲自督点,炮龙蒸凤。”
      “他与儿子刻意饮食并以重金礼聘帝都名厨,得其烹饪技艺,将南粤菜与帝都菜相结合而自成一派,这就是谭家菜。”
      关大爷一边小酌,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给杨玉坤几人讲故事。
      他是帝都的老人,对这些帝都胡同里发生的老故事,比一般人知道的要多的多。
      想当年,他还是谭家菜的常客。
      一开始谭家菜只是作为一种家庭菜肴,后来清庭亡了,谭家也逐渐败落。
      吃惯了山珍海味,一下子去吃馒头啃红薯,肯定不适应。
      为了维持优渥的生活,谭宗浚之子便悄悄承办家庭宴席,谭家菜便通过这样家庭小宴的方式流传到了社会上。
      一九四九年的时候,谭家的几个家厨搬出谭宅,在果子巷经营谭家菜。
      一九五四年参加公私合营,谭家菜自果子巷迁往西单恩承居。
      一九五八年,大总管亲自安排谭家菜驻帝都饭店西七楼。
      他上一次吃谭家菜,就是在西单的恩承居。
      说起来,他和谭家小姐令柔还是老相识。
      只不过谭小姐自一九四九年参加公干以来,多年未见。
      “徐静平,吃饱没有?”
      “饱了。”
      “那就好。”
      关大爷聊谭家菜历史的时候,杨玉坤虽然也在听,但并没有停下手中的筷子。
      对于谭家菜的来历,他并不感兴趣。
      不过在关大爷说的几个谭家家厨中,杨玉坤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这人叫何大清。
      上辈子他看过一部叫做四合院的电视剧,里面就有这么一个角色。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何大清有一个儿子叫何雨柱,在红星轧钢厂上班,是轧钢厂食堂的大师傅。
      回头倒是可以去轧钢厂那边转一圈。
      不少年代剧中的主角不都喜欢开饭店起家吗?
      过些年政策放宽让干个体了,他也去整一个体执照,也弄一饭店,把何雨柱这个谭家菜传人、川菜大师从红星轧钢厂挖过来掌勺。
      …………
      “这一顿饭,九门提督爷爷非常满意,徒儿,什么时

第22章 帝都饭店下馆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