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这也便罢了,打扫期间还有看守农田?
      这不得累拖一层皮!
      有了这条规矩后,想多学的门客们经过一番掂量,各自选择了心仪的功课。
      霍去病不解,问谢远为何不让他们多学。
      毕竟多多益善嘛。
      谢远笑:“学习求精不求多,选的虽少,学的却精,自然也肯下功夫。选的课多了,疲于应备,自然也便没有精力去下苦功夫。”
      霍去病点点头。
      主公真厉害。
      这么教着,谢远又挑出几个十分聪明的门客,让他们也做了教书先生。
      并在书院明确划分开了住宿的地方,用膳的地方以及各个学堂。
      如此新奇的教学方式,寒门子弟们闻所未闻,觉得新鲜的同时,也因为选择了心仪的功课,而努力下了功夫。
      很快便到了六月末,书院迎来了第一次季度考试。
      二十五日,书生们早早进入贡院,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考完主科,又各自去寻了各自的先生,考剩下的选修课。
      因为每一门功课都找到了先生,所以谢远便随机抽取一个学堂负责监考。
      考试结束后,众先生齐聚糊名易书批阅卷子。
      等结果公布,谢远只张贴了前十位的榜单。
      并附赠了相应的奖励。
      第二名到第十名,各自送了一套文房四宝,失传古籍三本。
      至于第一名,则获得了来年三月九品中正时,可以直接入仕的推举名额。
      谢远说出奖励的时候,还承诺以后除了选择极其优秀的子弟入仕之外,每一季考核第一名的子弟,他都会举荐入仕。
      入仕是门客们一辈子的梦想,一听到考了第一能直接获得入仕名额,他们激动之余,纷纷开始努力。
      甚至隐隐有了内卷的趋势。
      谢远:“……”
      七月正,龙岗书院张贴了新的规矩。
      学习有度,不得沉迷。
      众门客:“……”
      这能防止他们热爱学习,传承文化吗。
      当然不能啊。
      谁会拒绝入仕后到地方做官,像主公一样教授学生功课,传授这些不被重视的文化呀。
      当然不会拒绝啊。
      这可是他们入仕后最大的愿望诶。
      于是他们内卷的更严重了。
      到了八月,清河崔氏面临了北方诸王的挑衅与骚·扰,崔珩作为代理家主,必须得回清河一趟。
      回去前,崔珩想起什么,叮嘱谢远:“那些侨姓士族不似我们,终归是看不惯寒门崛起的,图南近日多多小心。他们似乎有所动作,要对书院和你幕后的财产动手了。”
      谢远颔首,朝崔珩作揖:“多谢喻之提点。”
      两人相熟已久,遂以表字相称。
      崔珩的话很快就印证了。
      在春蚕养殖时间结束后,谢远准备养殖夏蚕。
      却不料幼蚕才进购来不久,便死了一大片。
      wa

第65章 名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