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整齐的街巷,鳞次栉比的铺子,满目玲琅的货物,来来往往的行人,起承婉转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客人和小贩,这里便是西京。
      西京这一地片儿居住的多是寻常人家,或以手艺谋生,或开间小铺子做生意,勉强一家人吃得饱,胡家茶馆也是如此。
      在这一排排房屋铺子中,胡家茶馆并不起眼,占地不足二分,大门口高挂着一个茶幌子。不富丽堂皇的装饰并不影响它的名气,在西京,说起茶馆,屈指可数的名字里,人们总是能想起这胡家茶馆。
      它的名气不在于茶水物美价廉,不是因为胡掌柜的热情好客,而是因为它家的说书表演。
      说书表演在这偌大的京城并不算什么稀罕的玩意儿,大街小巷说书的先生数不胜数。不过这只是寻常百姓喜欢的表演,登不得大雅之堂,那些个自诩血统高贵的达官贵人才不喜欢这粗鄙的东西。
      若无特殊情况,每隔三天,这胡家茶馆必定是座无虚席,里里外外围得是人山人海,只为听一耳朵顾先生的说书表演。
      说起这胡家茶馆的顾先生,男人都是对他的说书表演夸赞不已,女人则是羞得俏脸发红,仰慕之情溢于言表。顾先生也深得西京孩子们的喜爱,因为他说的故事,永远那么生动有趣。
      今儿个胡家茶馆里客人倒是不多,零零散散的,东一个西一个,甚至连看门的小二哥也是懒懒散散,打着盹儿提不起精神。
      此刻在舞台上表演的,是一个面容清秀,衣着粉红罗裙的姑娘,端坐在木凳之上,半抱着一把琵琶,转轴拨弦,调试音色,轻拢慢捻抹复挑,一首《春江晚景》自指尖倾泻而出。也许是表演的次数多了,渐渐没了情感,只剩下绚丽的技巧,引得客人们兴致缺缺,扔下银子起身离去。
      “一山啊,今儿个还身体不适么?你看看这账本,这么多天了,连柴火钱都没赚回来啊!要不,你上去说上一段儿?一小段儿就行。”
      这几日凋零的生意,让胡掌柜的心酸不已,可这生意还要靠着眼前这个年轻的男子撑下去,他也不敢把话说重了,万一人家撂挑子不干了,他可要亏大发了。
      年轻男子环顾整个茶馆,并未发现那个想见的身影,目露失望。
      “嗯,准备一下,我说书。”
      “哎!好好好!大牛,快给顾先生布置台子!柱子,去巷子里吆喝两声,顾先生要登台了!”
      “好嘞,掌柜的!”
      “掌柜的,我还要给那桌的客人添茶……”
      “拿来!我亲自去!快去吆喝去!坐不满十七八桌的,这月的月钱减半!”胡掌柜的气得两撇胡子直翘,没见过这么笨的伙计,哪个来得更重要都分不清!
      “别,别,别!掌柜的,千万别!小的一家老老小小七口可就指着这一月半吊的月钱吃喝呢!”柱子急忙道,茶馆里待遇不错,管吃管住,还有半吊月钱,在别的地方可难找到这样的活计。
      “那还不快去招揽客人!”
      “去了,去了!别扣月钱啊——”
      柱子腿脚麻利地一溜烟儿跑到街上,清清嗓子,吆喝开来。
      “各位邻里乡亲,胡家茶馆顾先生登台说书了——快来听书吃茶啊,最好的位置等你来抢啊!姑娘公子快来瞧一瞧看一看啊,错过今日就只能再等三日了!”
15.胡家茶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