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轰鸣声打断了夜的静寂,灰黑色云层密布着整个夜空,却还是透露出了点点的星光。下了飞机,又辗转坐了几个小时的大巴,他们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s省鹤山镇。
此时恰逢日出东方,白色的厚重的雾气中,阳光艰难地穿梭过来,打在人的身上已经没有了一丝的温度。
乔天泽所提供的信息中,部族发展至今,在科学发达的今天,那些远古的血脉早就稀释了十万八千倍了,因此也不可能谁都知道,那根代代相传的“不死树的树枝”的存在。
应该说,他们是知道的,可是也只是如同外人一般,以为那所谓“部族的起源”,“巫月分的宝具”、“不死树的树枝”统统都只是传说罢了,甚至一些人连这个传说都没有听说过。
现在的“不死树的树枝”,只有s省的四大名门望族的传人才知道它真正的所在。而且每五五十年,他们就要聚集在一起,举行一种神秘仪式,将“不死树的树枝”请出来,为他们的额部族庇护。
而三天后,s省的四位家族传人,伟大巫师巫月分的后辈,就要举办这个仪式了。
乔天泽所给的资料中,的确说只是在一个旅游风景区的山舍附近。
但是如今,面对着眼前规模庞大的别墅群,何舟等人不由得咂舌。
站在最前面的男人看着前方,不由得惊叹:“还以为他们是山村野人,这特么也太会享受了吧!没想到啊没想到!”
左侧身材修长,身着黑色劲装,拉着大大的行李箱的男子,扯下了脸上的黑色口罩,棱角分明的脸,漆黑的眸,赫然便是何舟。
深山内某处别墅区门口,三个身着黑衣的人气场十足地站在那里。门口,保安亭里,刚打了个盹的保安小哥看着黑乎乎的三个人,握紧了手里的巡逻棍子,心里暗暗埋怨起半夜里借着“人有三急”的借口,偷偷溜回去的兄弟。
何舟叹了口气:“资料中说是一个旅游保护区之中,一个村委会所设立的度假村,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
男人鄙夷道:“日哦!算了算了,见得多了,一些有钱人就是喜欢搞这些,没得办法。你看,前面这几栋,还是应付一下招待别人的,里面的还指不定是什么呢。”
他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眉眼柔和,一副无害温和的模样,说出的却是这么粗俗的语言,让人切切实实得感到反差。
这正是何舟找来的其中一个帮手,男人叫贺海晨,身份是lh市的摄影记者,或者说这是他“现在的名字和身份”,在何舟的圈内,这个男人以熟知各地的地形和风土人情,并且能轻而易举地打入当地群众中心闻名。
贺海晨大概四十出头的样子,肩上扛着一个大大的相机和三脚架。他额前的刘海恰到好处地凌乱着,尽管现在因为连夜的飞行有些不够精致,但还是可以一眼看出是经过了精心打理的头发。
虽然在集体行动中,很多时候贺海晨并不是主要行动力,但是在整个行动中,他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那个现在和前台小哥搭讪,把小哥的眼睛都看直了的小姑娘,何舟想,转移别人注意力的话,她的确还是挺有用的。
至于其他能力,最好是用不到。
她二十出头的样子,烫着一头显眼的大波浪卷发,如果说男人是柔和无害的,那么女生显然是美貌逼人。
就算是一身的黑,也是别出心裁的。精致的棉麻刺绣连衣长裙,找不出一丝褶皱,看起来有些单薄,偏偏她站得笔直,形态优美,像是在春风中一般谈笑自若。
脖子边上和衣袖边上的一圈细小的绒毛,好歹有一点儿冬天的滋味,大大的裙摆还不到脚踝,露出一小截洁白细腻的小腿来。
大清早地,她站在了这个没有什么人来往的地方,但是可想而知,如果在街头,她肯定是吸引了大部分人目光的那种存在。
她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牌子——lh市电视台记者,李薇薇,无疑体现着她的身份。
贺海晨搓搓手,呵出一口白气:“这里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我们大概是遇见了这里冬季特有的寒潮——霜冻,对于摄影来说可能有点麻烦了。”
鹤山镇内,众多山峰星罗棋布,西与水泊梁山相望,东部为冲积平原,西部为山地丘陵,北部有大汶河穿越乡境,山水相连。
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便是鹤山镇西北部,大汶河和山地丘陵的那“山水相连处”。
《山海经·大荒经》,是观测者以这些山为顺序和定位来叙事的,即先说某一座山,再说这座山所处方位的事物,内容既有大荒以
第三章 山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