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日子,他都与自己形影不离,患难与共!两年前,铁英要他出来担任小队长时,你赵明不是还舍不得吗?这是一个多么勇敢的战士啊!如今,经过两年多的战火考验,这个通讯员兼警卫员出身的年轻指挥员,总是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难道看不出来么,铁英是喜欢拿最艰巨的任务来让他去完成的。
那么,他为甚么也像铁英一样呼赵明为大叔呢?哦,这难道不是一桩愉快的事儿吗?但这必得追溯到几年以前了。几年以前?什么时候?大概是五年前吧!那是赵明奉组织上的命令,前往新县大北山区去发动群众斗争,成立农民武装。有一天,他带着几十人的游击队遇着了一大群白狗子,少说也有一百多啊。他们边打边撤,谁知走错了方向,竟爬上了一处三面是悬崖峭壁的石山,真是进退两难啦!其时,敌人已经迫近了,他和队员们都作好了拼死一战的准备。谁知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出现了奇迹,只见山路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牵着一头牛,慢悠悠,慢悠悠朝山下走去。眼看一场不可避免的战斗就要开始了,赵明急得什么似的:这个野孩子,真不会挑时候!他想大声喊,但喊有什么用,分明是白狗子上来了。
白狗子一上来,迎面就碰上了他。一个歪嘴军官用枪顶在他的胸膛,厉声问:
“你看见游击队吗?说。”
那孩子像是极害怕的样子,哆哆嗦嗦地说:“呵,游击队?不知道。刚才我看见有一伙人朝那边下去了。”
白狗子一听:“一伙人?那一定是游击队!”匪军官看了眼前这个害怕得要命的放牛倌,头一摆,便带着喽啰们朝小孩手指的方向窜去了。
这个放牛娃就是李灿。你看他多机灵,装得多像!怎么能说他没有谋呢!可是赵明也不会忘记第二年冬天里的事呀!那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赵明带着游击队宿在一个山村里。夜很深了,他正准备睡去,忽听到屋门前吆喝起来。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提着枪急急忙忙奔到屋门前,一看,原来是哨兵擒住了一个手拿大刀的人。一问,那人攥着一把大刀,要直往里冲哩!
那人被押到了堂屋,在油灯下一站,赵明一看不禁愣住了。“怎么,是放牛娃?”那人像是见到了亲人,“扑通!”一下跪在他的脚下,嘴里没头没脑地说:“大叔,我爸被他害死了,我今晚砍了他了!”弄得大伙儿莫名其妙!
“他”是谁?第二天赵明才搞清楚了,原来李灿就是这村上人。村里有个恶霸地主,一年前因李灿父亲交不起租子,被他命人活活给打死了!也许就是从一年前起吧,李灿竟认识了游击队,认识了赵明。他看到游击队驻在村里,便偷偷摸进了那地主的住房,杀了他,报了仇。那不,大刀上还沾着血哩!
回忆的闸门是很难关得住的,这个时候的赵明,他想得很多,很远,但时间却不允许他多想啊!他所要做的事委实太多了。
赵明最后看了李灿一眼,便匆匆跳上马背,带着小张,朝铁笼口驰去了。
第三十五章 赵明回忆少年李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