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廷接到朝鲜战争的报告之后,原本兵部建议立即出兵援助朝鲜王室,驱逐建贼。但李柏华权衡了一番之后,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提出让大明朝廷马上出兵帮助朝鲜可以,但这军费军饷等耗费从何而来,难道还要像当年援朝抗日那样,耗费大量地人力物力,以致使好不容易有所好转的国力再次空虚吗?
对于万历时期的援助朝鲜只是国力下降之事,朝中的有识之士也都觉得当年入朝作战得不偿失,虽然帮助藩属国抵御外敌也是宗主国应作的事情,但这藩属国却没让这宗主国得到什么好处。大明朝往日做的冤大头太多了,那时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没人提出来要藩属国给什么报酬。现在既然镇海侯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大家跟着这个思路继续想下去之后,才觉得大明朝不是不可以出兵帮忙,出兵归出兵,但一定要符合大明帝国的国家利益,得不偿失的事情是不能做的。于是,兵部和理藩院一道拿出了另外一个建议,那就是隔岸观火,坐山观狗斗。但同时也在积极做好向朝鲜派兵援助的准备。
此前一直驻扎在皮岛上的原青岛海军宋志勇部,这两年一直没有派上大的用场,但李柏华却从来没有忘记这里还有这么一只自己直隶属下的海军队伍。在去年新大陆发现早就航海热开始之后,他就奏请由以青岛海军大营为基础组建北海舰队,专门负责巡视北方海上安全。年轻的宋志勇因为熟知海战兵事,由此暂带北海舰队的指挥官。经过一年的补充扩展,北海舰队现在已经达到兵员五万人,千料巨舰二十艘,拥有青岛、天津、旅顺、皮岛四大基地。
为了做好第二次援朝战争,同时也检验各地兵备和训练情况,兵部开始从全国各地征小批量调整编后的新军。整个夏季,大明朝的各条主要官路上都能看到穿着新式军服的士兵们在长官的带领下向北方开拔集中的场面
大明朝一个夏季没有动静,也给刚刚站稳了脚跟的皇太极提供了机会,他抓紧时间开始从赫图阿拉大量的向平壤附近迁移人口,准备长期占据这一片土地。胆小怕事的朝鲜人虽然被高压统治了几个月,但鲜有敢于反抗的,只能私下里传说这后金的女真人也是当年他们高丽国的一部分,想当年高丽国曾经统治了整个亚洲呢,连欧洲的耶稣都是他们高丽人的后代。所以,这次后金大军压境,也只是内斗,都是一家子人,谁统治谁都无所谓了。
一个夏天之后,朝鲜的王城汉城已经被后金的军队攻破,由于朝鲜的军民殊死抵抗,战况激烈,后金军队损失了数十名大将,折损近万余士卒。攻下城池之后,皇太极一怒之下,下令全军将士在汉城任意劫掠十日,据时候不完全统计,这十天中共有数十万朝鲜百姓被屠杀,这就是日后历史上有名的汉城十日。
躲在江华岛上的国王李已经再也呆不下去了,在得知汉城失守的当日,他就带着几个嫔妃和部分官员乘船逃向了大明的登州,然后又转向了天津。
可是,朝鲜的战事并未随着他的逃离而平静下来。皇太极占领了朝鲜大部分领土之后,到达朝鲜南部的釜山时,却遇到了另一股人马的阻击,前锋营被对方杀的大败而回。事后才得知,对方这波人马却是日本人。
原来长期潜伏在朝鲜的日本密探得知后金攻打朝鲜的战争爆发之后,马上就将战况报送回国,此时日本正处于江户时代,国政由德川幕府所掌控,而掌门人德川家光刚刚接替大将军职位,继续有一番作为来加强自己的势力。因此,他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敏锐的意识到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后金攻打朝鲜,同时也在和大唐作对,(此时日本称呼中国都以大唐为号,见丰臣秀吉家书),如果此时能占领一部分朝鲜土地,那么朝鲜和大唐之间夹着建州后金,况且现在大唐和后金还打的难分难解呢,肯定无暇再像以前丰臣秀吉时代那样出兵援助朝鲜了。
德川家光想的是很好,但他却没想到大明朝的军队早已经不是万历时期的军队,后金军队是怕了明军才转向进攻朝鲜的。他这一派兵,不但没捞到好处,却引来灭国之祸。
第三卷 烽火第六十节 重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