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六章 韶州 (上)[2/2页]

甲申风云 一苇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明磊用望远镜又看看龙川江和韶州城之间的那一大片军营,黑漆漆的,没有光亮也没有声音,便点头应允了。
      片刻之功,先是一队骑兵冲过浮桥,在官道上一字排开,紧接着一队队步兵也跑过去了。又过了一会,那一大片军营中点起火堆,明磊的军旗也升了起来。于是,明磊的亲兵们又从高杆上挑下串灯,也向韶州城下开拔了。
      明磊和刘六站在城下发楞,“你说会不会城上真的没有守军了?”
      “不应该啊?不是还有两千人马守城吗?”
      “不会跑了吧?”
      “更不能了!咱们故意晚来一天,张天广和沈一恒带着人已经在通往南雄的必经之道设伏,没听说遇到什么大股明军啊?”
      突然间,两个人都不说话了,互相看着。猛地,俩人又同时张嘴:“他们见到咱们来了,刚刚逃走?”
      于是,俩人带着大小将佐,卫队跟在后面,绕城跑马选攻击点很是快当,明磊指定东北和西南两角,一正一奇,一实一虚,众人几乎没有异议,全都赞同。
      天完全黑了下来,韶州城下点起无数的火堆,几千骑兵结成几个方阵,“杀!杀!杀!”近万人的同声怒吼,好似凭空响起的闷雷,余音尤在江面上激荡。
      步兵架起云梯开始攻城了,一个,两个、十个、百个,明磊数着爬上城墙的士兵个数,如同演习一样,没有遇到抵挡,西南的城门就打开了。
      早听说风采楼是韶州的标记,明磊就直接上了这座高楼。此楼高约九丈,楼体重檐碧瓦,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园顶,是明代弘治年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名臣余靖而建,屡经重修。“风采”一词来自宋襄公赞美余靖的诗句:“必有谋猷俾帝佑,更加风采动朝端”。“风采楼”三个字的题额,出自陈白沙(陈献章)之手。
      明磊命人将所有的窗子打开,虽然是黑天,但他还是一会儿西望武水,一会儿东临浈江的瞎笔划。
      这时,付培言前来求见。这是明磊第一次和这个天地会的头目直接见面,和明磊在夹壁墙中看到的那时的付培言相比,现在的他再不是那个快意恩仇的小混混了,举手头足之间也有了几许霸气。明磊没有给他好脸,冷冷地问:“韶州城出了什么变故?既然只有五百人守城,你为什么不跑出来送信?”
      风闻周大人对天地会的有些做为很不满意,看到明磊对自己的态度,看来八成是真的。想着,付培言的额头见汗了,连忙跪下回话:“今早,黄云集和知府李策鼎带着家眷和一千五百人的队伍朝南雄府逃跑了。李策鼎临走时就交待,留下的这五百人须严把城门,不是为着守城,就是防止有人出城给大人您送信!”
      “看来这个李策鼎还很精明啊!”
      “李知府的官声很好!”
      明磊摆摆手,叫他退下了。后半夜,明磊接到急报,这个天启年间的进士,当了十年兵备道的黄云集,果然不同凡响,被张天广拦截下来后,二话不说,大骂一个小小的游击不知体统,先是要求张天广为阻拦上官赔罪,接着就要他护送自己回韶州城向明磊来兴师问罪。
      “他妈的!投降就是投降,还拽什么文!”明磊大骂道。

第二十六章 韶州 (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