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刘闻道从来没有和李湛有过多么深入的详谈,他其实和李湛一样,是个贬官,然而他又和李湛不同,仕途远比李湛要艰难坎坷的多。
他出身贫寒,常受乡邻族人欺凌,所以自小便立志要出人头地,然而屡次受困于考场之中,不得已以某州刺史纪室入幕,后受举荐,得以复试选补授官,之后更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在官场之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才终于谋得了一个从六品户部某司郎官。
可即便是他再怎么明哲保身,处处谨慎,还是莫名其妙的遭人暗算,远远的发配到这西域边城来。许是他得罪了人,许是他成为了别人的绊脚石,或者仅仅是官场倾轧中无辜的误伤――这些对他来说又有什么区别?
这也使他原本就显得严肃冷漠的外表,更不容易使人接近,城府也越发的深沉了。
从这个年轻人身上,他看到的不是被贬官后的沮丧失落,而是一种从容自若的态度和与传闻不同的豁达开朗,这就和传闻中的李湛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至少让刘闻道时常会有一种传闻不实的感觉。
刘闻道虽然对李湛的话不置可否,可是对李湛这种积极的心态还是颇为欣赏的,他转开话题,说了些伊州的风物民俗,言语间,对自己生活了两年的地方亦颇有几分感情。
李湛听的非常认真,也许是穿越后养成的习惯使然,对于一切未知的事物,他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并常常记录下来――倒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出于对笔记的信任。渐渐的这也成为了他的爱好。
也许在这一点上,他还是受益于后世养成的自我教育这一方式。
待两人从南门城上下来,夜已颇深,那些火把也渐次熄灭,只有几处营火,依旧燃烧着。
刘闻道暂住在南门这边,所以李湛便独自一人向西门走去,虽然有些疲乏,却仍慢慢走着,并不急于回帐内休息。
经过刘老丈等人的帐篷区时,李湛无意中瞥见一个黑影在火光中一闪而没,消失在帐子之后,他顿时警惕起来,难道――是奸细?
李湛确定了那黑影消失的方位,轻手轻脚的摸了过去。
不巧的很,就在李湛看到那黑影的时候,天上乌云却遮住了明月,只有些许火把的光亮,照出个时隐时现的人影。看他穿着短衣,身材矮小,脚步却迈的甚急,不多时,就绕出了这片帐篷区,却不知为什么停了下来。
李湛见此人鬼鬼祟祟的,越发认定是个奸细,怪不得刘老丈的商队一出高昌就被突厥人盯上了,想来就是此人做了什么手脚,留了印迹――却不知道他又要搞什么鬼花样?须得捉住证据,免得他抵赖不认。
这奸细似乎是在辨别方位,又像是观察城内的地势,借着遥遥火光,李湛见他矮着身子,匆匆的向城中那座小山包跑去――其实,离着刘老丈等人的帐篷区也并不远。
李湛见他并没有去登那山上的高台,反而转到山下一堆乱石之中,隐没了身子。
看了看地势,李湛蹑手蹑脚的从一边绕了过去,然后慢慢的抽出短剑,低下身子探头向那黑影藏身的地方望去。
夜空中那朵乌云随风飘散,皓月当空,清冷的月光之下,眼前的一幕让李湛目瞪口呆。
第十八章 归附 奸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