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哈哈,是羡慕你在西域边城之地的经历,好男儿建功立业,正在边关――不过以若存之才,兵曹参军是委屈了些。”马周笑道:“若存在西域,可得佳句否?”
“呵呵……”说起诗来,李湛便有些尴尬了,当初在伊州的时候紫茵就奇怪的问过他怎么不作诗了,被他用失忆搪塞过去,不过此时忽然起了小小的玩笑之心,便张口吟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马周瞪眼看着李湛。
糟糕,好好的一首诗他就只记得这么两句,也难怪,谁知道自己会穿越咧?不然的话硬塞也要多多的背上许多名诗嘛。
“没了?”马周犹不死心,问道。
李湛脸色微红,厚颜道:“没了……”
马周长叹道:“有此句,便已足矣。”口中复颂几遍,赞道:“意境雄浑、苍劲阔达,闻之使人顿觉身临塞外,其雄奇瑰丽之景,仿若目睹。若存得此佳句,也不枉西域之行了。”
李湛摸了摸鼻子,笑道:“宾王兄……见笑了。”
马周摆手道:“不要太过自谦,要做谦谦君子,再过个十年吧。”
李湛嘿然不语,再过十年么?那太远了,何况谦谦君子并不是自己的追求,眼下嘛,该低调的时候还是适当低调点好。
“听若存这么一说,愚兄倒是想去胡人的酒肆了去坐坐了。”马周兴之所致,当下便提议道,李湛自然不会反对,两人便往西市旁的延寿坊而去――出了含光门,西行不远便是。
“胡女多妖媚,善歌舞,若存在伊州,没有收几个胡姬么?”到酒肆里才一落座,马周便又开起了李湛的玩笑。
李湛笑道:“我可是连自己都养不活的,哪里有闲钱收胡姬呢?”
马周促狭笑道:“以若存的诗才,难道招徕不了几个胡姬?”
“这和诗才有什么关系?”李湛纳闷道。
马周摇头笑道:“看来若存忘记的事情太多了。”他没有细说,李湛当然还是不知道,其实在宋代,词可唱,而在唐朝,诗也可唱。因为在那时,印刷术尚不发达,而诗人很多,诗作也很多――包括皇宫之内的宫体诗,几乎是个读书人都得会诌几句。
但是如果光靠书籍纸张的传播,流通性就相当小了,更何况在当诗出诗集是需要很多钱的――寒酸书生想出书,难!
所以在当时,即便是非常有名的诗人,也得靠那些歌者咏他们的诗,唱他们词,这样才能家喻户晓,扬名立万,而歌者也需要诗人的作品来唱响自己的名头,可以说是互相依靠,双赢。
因此就有些未出名的歌者投靠诗人以求成名,或者成为合作关系,甚至关系更为密切亲近,例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所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若存在西域可曾听人说过高昌马家?”马周喝了几杯酒之后,忽然问道。
李湛看他面色从容,猜不出他为何问起这个来,便含糊道:“听说过。马家在西域极有盛名,丝路商队,多出自其家。”
“那么若存可认得马俊么?”马周放下酒盏,追问道。
s:关于官职,今天又查了下资料,左右拾遗和左右补阙都是武则天称帝之后设置,太宗时尚未有此职官,改为秘书省著作郎了。错漏之处,请大家海涵。
第七章 谦谦君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