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甚至是今后的生活生存问题的事情,即便职工有再强烈的反应,他们也能理解。
碰到秦可心和陈扬这么两个不软不硬的钉子,职工们也是毫无办法,最后矛盾再次激化,月结工资的时候,秦可心在陈扬的建议下又使出了更彻底的一招,停发了所有在裁员名单内的职工的工资。
对于这些没有正式行政或事业编制的老企业职工来说,他们现在剩下的唯一一条路,就是到政府上访,实在不行,就越级上访,迫于此种压力,在足足等了一个多星期之后,陈扬和秦可心终于等来了他们想要的结果,冀兴县县委县政府在请示市委同意之后,经过常委会讨论一致通过了冀兴县食品厂的产权拍卖事宜,具体执行由县委、政府、新光三方负责,通过公开拍卖,最终将新光食品厂的那块地皮以三百六十万的成交价卖给了冀兴县金柱村的一位私企老板,这位老板是冀兴县金柱村人,在外地做生意,准备投资在老家兴建集果园种植与果实饮料生产与一体的金果源公司,他以优惠价买下了这片地,将用于饮料制品生产流水线基地,总体来说,这算是一件双赢的事。
新光的裁员势不可挡,而陈扬的这个黑脸也算是做绝了,好在食品厂这块地终于卖出去了,陈扬也算松了口气,有了这笔钱,就可以为原食品厂职工进行投保和工龄买断,也可以将其它一些列入裁员名单的职工一同纳入工龄买断之列,在最大程度上平复了职工们的怨气。
然而还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是无法照顾到的,他们原来的工种性质属于是后聘临时工,这次裁员,他们等于是被新光无责任辞退,这些工人大多都是一些上了岁数的妇女,也就是秦可心所说的哪类打毛衣、嗑瓜子的营业员,统计下来,差不多一共有三十来个。
眼红也好,嫉妒也罢,这些妇女对新光算是恨到了极点,他们的家属好几次将陈扬和秦可心堵在了办公室,甚至跟到了家里,进行人身威胁,大肆辱骂。
陈扬对此很无奈,他理解她们,但他并不同情这些人,新光不是福利院,既然你的技能和素质无法达到新光的要求,就必然会遭到淘汰。
整整三个多月的时间,陈扬和秦可心没少受这些人的骚扰,县委大院的门口也被这些人不断的上访而磨破了门栅,后来甚至是这些人回到了各自的农村老家进行鼓骚,联合一帮亲友村民到县委进行无理上访。
秦可心曾经心软的以个人名义掏钱对这些人进行了道义上的抚慰,但是得到的,却是这些人更加猖狂的辱骂和羞辱,他们骂秦可心是资本主义的败类,是剥削劳苦大众的血蛭,诸如此类的荒唐之语层出不穷,搞得秦可心连仅有的一点同情心也破碎了。
新光不是养闲人的地方,现在的新光,每一个职工都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即便是一个没有丝毫文化的农民,也知道要靠自己的辛勤劳作种地吃饭养家,而这些人,却是望天做懒汉,妄图用蛮横不讲理的手段从新光身上强取自己今后的人生。
这一日傍晚,陈扬好不容易盼来了一天休息,刚刚从冀兴市探望小雪和李静回来,刚回家还没有坐热屁股,便接到了秦可心的一个紧急传呼。
传呼上只有一句留言:陈扬,速回新光,有急事商讨。
第七十五章 大事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