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四十三章 我要当皇帝[1/2页]

1900翻云覆雨 纷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文化落后乃是中华孱弱之根源!儒家软弱、佛家虚无缥缈。道家更是不知所云。故此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而中华文化落后的根源在于没有排外的能力。我以为引进基督教。改良为我用。这种一神宗教凝聚力强大。最适合当今中国一盘散沙的状况!”郑观应放下筷子。侃侃而谈道。
      辜鸿铭用手把玩着自己的卷曲的黄辫子。不屑道:“老郑啊。你就是去了趟西洋。被洋鬼子的迷药蒙了心!大英帝国是基督教国家吧?被丹麦人统治数百年。英王艾尔特雷德割地赔款。西班牙为天主教大国。摩尔人占据达七百年之久。法国就更是麻绳穿豆腐——提都莫要提。法兰西的骑士王战败。签订《马德里条约》。割地赔款。法国历史上分裂无数次。生灵涂炭!德意志至今统一不过四十余年。而分崩离析。彼此攻击则达七百年之久。这些都是基督教国家吧?我倒是没看出基督教有什么凝聚力!”
      郑观应不服气道:“中国皇帝自古不是修长城就是献女和亲。若无强悍之精神。徒有长城以拒外辱。指望女人带来和平。殊为可笑!”
      “中国皇帝修长城。洋人皇帝就不修了?秦汉修万里长城。隋唐亦然。汉唐嫁女和亲。灭匈奴、西突厥。罗马皇帝修千里长城。缴纳黄金、和亲。遂灭汪达尔人。英吉利修百里长城。给丹麦纳金求和。和亲。成就霸业!这不过是羁縻夷狄的手段罢了。古今中外不外如此。权宜之计罢了!”
      庄虎臣听的头大如斗。不胜其烦。这俩人连饭都顾不上吃了。斗嘴斗的不亦乐乎。不过听起来。总觉得像是“摆烂”。比比东西方哪个地方地文化更烂!
      “行了。两位先生。咱们先吃饭。吵架不能解决问题。”
      庄虎臣今天请了辜鸿铭、蔡元培、郑观应三个人吃饭。本来打算请教政体和治国方略的问题。没想到辜鸿铭和郑观应两个人抬起了杠。
      俩人都是学贯中西。又都是自视颇高。论起学术问题丝毫不相让。庄虎臣的话他俩似乎都听不见。
      “小少爷。您慢着点。别摔着!”一个老妈子扯着嗓子叫道。
      几个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一个胖嘟嘟的婴儿穿着厚厚的棉袄。摇摇摆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庄虎臣立刻就眉开眼笑了。
      辜鸿铭上去一把将孩子抱了起来。用胡茬扎着孩子。婴儿奋力的扭动着。试图摆脱他。
      “大人。小孩子刚学走路。不喜欢让人抱地。等会走了的时候。又不想走了!大人还是放下吧!”老妈子轻声的道。
      郑观应也拧了一把小孩子粉嫩的脸蛋。乐呵呵地道:“这么大的孩子最好玩了。等到长大了就让人操心了!”
      这个孩子不用问。就知道是庄虎臣的儿子——庄新国。小名叫做乳虎。
      辜鸿铭将他放下。幼小的庄新国继续在房间里扭来扭曲的。逗的几个人哈哈大笑。
      “哇!”的一声。乳虎哭了起来。原来他刚学走路。还走不好。脚下一个趔趄摔倒了。额头撞在桌腿上。登时就红肿了一大块。
      老妈子当时就吓的脸色煞白。冲上去抱了起来。抚慰道:“少爷不哭。是我地错!乖啊!”
      庄虎臣尽管也心疼。还是装出不在意的样子道:“男孩子。多摔几跤长的结实。又没摔破皮。不妨的。”
      老妈子狠狠的对桌腿踢了一脚。骂道:“你这个不长眼的桌子。把俺家少爷绊了一跤!”
      正在啼哭的庄新国不明白她在做什么。停止了哭声。很好奇地看着。
      庄虎臣一摆手道:“好了。你下去吧。我和几位先生有话说。别让这个孩子到处乱跑!”
      老妈子连连点头。抱着孩子下去了。
      庄虎臣笑道:“我治家不严。让各位笑话了。”
      蔡元培乐呵呵的道:“当爹的若不疼爱孩子。那反而奇怪了!庄大帅真性情。何笑之有?”
      乳虎意外的出现。让辜鸿铭和郑观应的嘴仗告一段落。庄虎臣趁机问道:“鹤卿先生。您觉得中国如何能持久地强大。”
      蔡元培微笑道:“三个字足矣!”
      庄虎臣一愣。正色道:“哪三个字?”
      “讲真话!”
      “请先生讲的再明白些。”
      蔡元培的话也挑起了辜鸿铭和郑观应的注意力。两人也盯着蔡元培。
      “请问各位。中国衰落从何时开始?”
      庄虎臣楞了一下道:“从鸦片战争开始吧?”
      辜鸿铭和郑观应想了想。也点了点头。
      “错。从宋以后开始!”
      庄虎臣点了点头道:“说的有理。宋朝确实是太文弱了。”
      蔡元培摇头道:“文弱最多影响数十年。一旦国难当头。中国人自然就团结对外。军事上的暂时失利不会影响太久。”
      “那是为什么?”
      蔡元培苦笑道:“原本我也不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近日重读经义。突然有所感。但是一直还是太清晰。刚才见了小少爷摔跤。我恍然大悟。”
      庄虎臣越发觉得奇怪了。自己儿子摔一跤更治国有什么关系?
      蔡元培看着辜鸿铭道:“汤生兄大才。《孔子家语》中子贡赎人的故事应该耳熟能详吧?”
      辜鸿铭点点头道。
      这个故事别说辜鸿铭这样地大学问家。就是小孩子都知道。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规定。如果有本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若有人肯出钱把这些沦为奴隶地鲁国人买回来。可以凭有关证据到鲁国国库领取相同甚至更多的补助。这条法律颁布之后。大大推动了鲁国人地救赎行为。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孔子弟子中的子贡是一个很有钱的成功商人。他在当时诸侯国的贸易中。在别的诸侯国遇到很多鲁国的奴隶。他自己掏钱将这些奴隶一一赎回。并且为了显示自己高尚的品格。不向国家要补偿金。并且颇以此为荣。
      但他地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严肃批评。
      孔子的观点是这样的:国家地目的是解救自己的国人。并且愿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给实施这一行动的人给予报答和补偿。这个报答和补偿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而子贡的行为一下子给这种行为设定了一个大多数人达不到的道德标杆。如果有另外地人赎回了鲁国的奴隶。他将面临一个两难选择:如果他去向国家要求补偿的时候。对应于子贡反而成了风格不够高尚的人;如果他不去向国家要求补偿。他将承受除了赎回奴隶所付出的精力之外的实实在在的金钱上地损失。
      而大多数人并不像子贡这样富有。即使是比子贡更有钱的人。他们也不愿意承担这种损失。甚至承担不起这种损失。于是。这大多数人面对自己的国人成为奴隶的时候。所采取的最好地措施反而是不做为。
      蔡元培将这个小孩子都明白的故事。又郑重其事的讲了一遍。
      庄虎臣似乎听明白了些。但是还是觉得和自己儿子没什么关系。
      “刚才庄大帅的公子摔了一跤。撞到了桌腿上。而其乳母则踢了桌子腿。说是桌子不该碰了小公子。我请问各位。桌子会动吗?到底是少爷撞了桌子。还是桌子撞了少爷?拿错的是少爷还是桌子呢?”
      几个人都是绝顶的

第三百四十三章 我要当皇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