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章 河东名士(中)[2/2页]

风云三国志 飞雨流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一个华服老者在数名侍女随从的伴随下从后堂走了出来。
      这位该就是司徒王允了吧。早间只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桓飞就见那老者已是须发皆百,三缕白须长长的垂着,半白的眉毛之下,一双眼睛犹自精光闪烁。高冠华服倒是气派非凡。
      “李将军尚且来京不久,相比还不认识今日在座的各位大臣吧?”蔡邕此刻居然有心思回头和桓飞搭话。“对了,伯儒,你曾长住京城,你替老夫给李将军介绍一下在座大臣吧。”说罢转回了身。
      桓飞正茫然点头,就听见左边的那个被蔡邕推为当今天下法家的第一人的卫觊已然应允。一一给桓飞介绍着在坐的贵胄大臣。不过如此多的大臣和长长的官衔,听的桓飞头也大了,一圈下来,几乎还是什么都没印象。除了坐在对面不怒而威的尚书仆射士孙瑞、体型肥矮的司空张温两人外,当听卫觊说到御史中丞皇甫嵩出身军伍系统时,桓飞顿时对皇甫嵩关注起来。
      卫觊呵呵笑道:“将军不愧是军伍出身,我们卫家和皇甫家也挺有往来,皇甫将军字义真,安定朝那(笔者注今甘肃镇原东南)人,是我大汉名将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黄巾匪乱时,是他上书朝廷解除党禁,赦免天下党人,后拜左中郎将引军出征,在汝南、陈国大破黄巾、彭脱一役更是连战连胜,平定了三郡之地。后又有广宗、曲阳二战,擒杀贼酋张梁、张宝,捣灭了黄巾匪巢。朝廷封他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共八千户。”
      桓飞暗暗打量皇甫嵩,只见他年约五旬已过,却仍然精神健旺,脸庞先轮廓分明,饱历风霜的神情,绝对是铁血之将的风范。暗忖,原来他就是剿灭黄巾的刽子手啊。不知为何,自从桓飞见过于吉之后,对起义的黄巾军倒是颇有好感。
      卫觊似猜到桓飞的想法,幽幽叹道:“如将军认为皇甫将军只是以军功博得天下尊敬的话,那将军就错了。黄巾之乱之后,天下动荡,犹以冀州为重,田地荒芜,百姓无以为生,皇甫将军奏请免冀州一年田租,用以赡养饥民,朝廷许之。世有百姓作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后皇甫将军又上奏朝廷中常侍赵忠、张让的诸多不法,反被其联手所迫,被削左车骑将军印绶,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二千户。及至中平五年(笔者注188年)十一月,凉州人王国作乱陈仓(今陕西宝鸡东),拜左将军,出兵讨伐,复大胜,呵呵,当时,太师还是前将军,归在其麾下呢。”
      桓飞神情一动,对皇甫嵩也有了新的看法,看来此人非是一般的冷血将军,上欲清正朝纲,下欲民生按乐。也如师傅孙坚般对大汉江山有着无比的赤诚。但这样的人怎么会和董卓同流合污呢。

第九章 河东名士(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