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来都来了,咋也得转转呀,哪怕了解了解眼下的市场行情也是好的么。
可这条街确实还太小了,没一会儿,夏小美就从街头逛到了结尾。
这里占大多数的,还是时装铺面,而且女装居多。
虽然店铺稀稀拉拉的,但实话实说,铺子里的衣服还真是蛮不错的。
很显然,不管是看做工、看面料还是看款式,这些衣服确实都很好。
起码各方面的质量,都比她和李志勇在南方时,拿的那些批发货更正规。
夏小美有点儿惊讶于这种情况,仔细想了想,又有点理解了。
也许,打一开头,秀水街和大栅栏的经营理念就不一样。
哪怕这还只是八十年代初,可秀水街上的客人,外国人的占比就超过了三分之一。
而他们想要购买服装,明显要比当地的老百姓更讲究。
想想也就知道了,人家能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身家肯定差不了。
何况还有西方的审美摆在哪呢,眼光自然不同,不挑拣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边店铺里的衣裳,明显在做工、材质和款式上,都要更加的细腻和精致。
夏小美甚至在几家的店铺里,看到了贴着外文商标的服饰。
这些商标夏小美并不认识,也就不知道是仿品还是真品。
但质量上是同样有保证的,就算是仿品,也很尽心了。
这就导致了能到秀水街来看货的中国客人,眼光也都是很高的。
夏小美不由得受到了启发,开始考虑自己要开服装店的地点。
她之前的定位,就是想要走高端一点儿的路线。
不只是女装,就连童装的档次,也要尽可能高一些。
要知道,社会上普通的家庭,很少有出来给小孩子买衣服的。
把大人穿剩的衣服改一改,或者买块布在家里缝一缝才是常态。
而能考虑到出来买儿童服装的家庭,肯定都是条件和背景相当不错的。
那夏小美想要做童装生意,必然也是要做出潮流的款式和高级的品质。
还有打算和万婶子合伙的婴儿车生意,受众群也不可能是普通的百姓。
起码在八十年代初的阶段,普通百姓人家是接受不了这类产品的。
能有心给自家孩子做个木头推车的人家,都得被人嘲讽惯孩子。
更不用说花大价钱买个婴儿车了,还不得被人骂秃了脑袋。
既然有了这个发展方向,夏小美要开铺子的话,地址就有讲究了。
而眼前这一条还不算繁盛的秀水街,此时让夏小美动了凡心。
这里就是高端产品的发源地呀,起码眼前的大环境是这样的。
不管是进货还是自产,能摆进秀水街的,都不是低廉的产品。
那她想做的那几样生意,在这里可不就正正好嘛。
眼前的不景气只是暂时的,夏小美完全不担心生意的前景。
至于后来兴盛起来的CBD商圈,还得再熬些年头呢。
反正那些地方夏小美心里也有数,回去用电脑查查时间线就行了。
在他们开发动土之前,夏小美再有所行动就完全来得及。
第三百四十四章 再有所行动就来得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