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少妇很大方地让三人在打量着自己,直到过了十余秒后,这才盈盈拜了拜,说:“未亡人蒋秀冬氏可否邀三位到寒舍小坐片刻?”
      恕不相识,她的语气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偏偏却让三人都升起了一种无法拒绝的感觉。
      跟着这蒋秀冬氏来到了净觉寺的北讲堂,蒋秀冬氏招呼三人坐下,为三人倒了一杯茶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莫弃不知道她在叹息什么,但从那茶壶的重量和自己杯中茶水的温度可以判断出,这妇人已经等了他们一段时间了,于是问道:“不知夫人有何见教?”
      那妇人没有回答,而是从手提包里珍惜地拿出一张照片,递给了莫弃,说:“想必三位等下要去找小女调查传国玉玺的事了,还麻烦三位不要伤害小女。”
      照片上的人,正是假的杨云慧。见到了照片,莫弃陡然明白为什么适才觉得和着素未谋面的美貌妇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点了点头,莫弃说:“我们只是不想和氏璧落入奸贼手里,却并不想伤及无辜。”
      那妇人闻言,起身对莫弃又拜了一拜,又皱眉说:“杨度虽是名义上的帝师,却因为他的正直,权利早被梁士饴给挖空了,袁世凯也早已不在信任他了,如果传国玉玺不能安全送到北平,恐怕……”
      杨度的为人,三人都知道一些。虽然他被袁世凯奉为帝师,但却也与黄兴、孙文等人关系非同一般。只是因为他坚持君主立宪,这才没与革命党走在一起。
      “夫人和杨老师是什么关系?”从这蒋秀冬氏的神态和语气中,莫弃听出了她与杨度关系定非一般,忍不住问了出来。
      “很普通朋友!”蒋秀冬氏淡淡地回答道,明显不愿说出真相,“未亡人还有个建议,在三位拿到传国玉玺前,最好先找人做一个假的玉玺。”
      她还是一心在为杨度考虑,但莫弃和唐三翘都觉得很有道理,双双点了点头。
      得到了对方的承诺,蒋秀冬氏又从包里拿出了两封信,给了莫弃,说:“第一封你拿去给小女小惠,另外一封给泥人张,他们见了信后,一定会帮你们的。”
      很明显,蒋秀冬氏也不想和氏璧落入袁世凯的手上。莫弃心中一动,问:“夫人既然也不想和氏璧落入袁世凯的手中,为什么不自己去办这事?”
      叹息了一声,蒋秀冬氏说:“江湖传闻独行神偷和蜀中怪杰是如何如何的精明了得,为什么却连这点小事都看不透呢?”
      在座的四人,除了蒋秀冬氏不知籍贯外,就只有唐三翘是四川人,什么时候得到个“蜀中怪杰”的绰号,唐三翘自己也很奇怪,而更让人奇怪的是,知道他自己这副面貌的人并不多,为什么这蒋秀冬氏却一语道破了呢?
      但他还是知道此时此刻不是追究这事的时候,于是问:“此话怎讲?”
      “未亡人与杨虎公本是好友,凭梁士饴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这些。而且,据我估计,梁士饴应该安排得有暗哨在净觉寺,如果我自己去办这事,定会把虎公给害了。”蒋秀冬氏说。
      “按照夫人这样的说法,我们见面岂不是也会被梁士饴的探子知道?”莫弃问。
      “不会!”蒋秀冬氏回答得很坚决,“因为我相信冷锋,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见蒋秀冬氏欲言又止,出于本能,唐三翘问。
      “没什么!”蒋秀冬氏朝屋外望了望,淡淡地回答。
      就在蒋秀冬氏朝外望的那一瞬间,莫弃和唐三翘都听到了北讲堂的牌匾后面出现了一声细微的异响,同时闪身来到了门外,唐三翘轻喝了一声:“谁?”
      话音刚落,一个人影从狭小的牌匾下的缝隙中落了下来,长叹了一声,说:“独行神偷、蜀中怪杰果然名不虚传,连陈志杰的一声心跳也能发觉。”
      江湖中的陈志杰很多,但最为有名的是河南陈氏太极第十八代掌门人陈绩甫的三公子。以这人的身法来看,他应该就是陈绩甫原本最引以为傲的儿子。只不过,这位太极名门的世家公子已经失踪很多年,三人都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他。
      陈志杰见到三人疑惑的表情,淡淡地说:“没什么,陈志杰这么多年之所以没有出现在江湖,全是为了冬儿!”
      在说到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的神色。
      而蒋秀冬氏,则是如同少女一般,脸颊微微一红,含羞低下了头。
      看着两人奇怪的表情,三人都猜到了蒋秀冬氏定于陈志杰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关系。陈志杰对这关系也不隐瞒,很是豪爽地说:“有我在,你们应该可以放心,梁士饴的探子不会知道你们和冬儿见了面。”
      三人的确很放心。但出于本能,尤其是任小萱,此时此刻更关系的却是陈志杰和蒋秀冬氏的关系。
      蒋秀冬氏也不理会三人的疑惑,淡淡地道:“袁世凯本就不是很相信所谓的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说法,他这次让杨钧在找到和氏璧后先运到南京,原本就是为了考研杨虎公的忠诚。”

第23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