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0章 朝堂争斗[2/2页]

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黎明之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以为,如今此职位由谁来担任更合适?”
      很快,兵部尚书陈新甲拱手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左都御史李邦华肩负京营整顿重责,适宜担任此职位,以便于其整顿京营。”
      然而在陈新甲说完后,很快便有人站出来反对,而这个人却是吏部文选郎中吴昌时,他傲然地看了一眼陈新甲,却并未将其放在眼里,他冷哼一声道:“部阁所言差异,李邦华并非勋贵,如何能够担任此职?再说他虽然有整顿京营的功绩,可是整顿京营并不需要担任总督京营戎政。臣以为当由英国公担任。”
      陈新甲顿时深深望了一眼吴昌时,他知道此人是首辅周延儒的头号功臣,并不敢小瞧此人,当下凝声道:“李邦华素有才能,且清名显著,由此人担任京营总督戎政,必当能够涤荡积弊,当可重新一振京营颓风。”
      “臣反对!”
      “臣也反对!”
      一时间,好几个给事中跳了出来,其中甚至还有一个兵部的给事中方士亮,他们纷纷反对让李邦华总督京营戎政,这些人倒不是单纯的反对陈新甲,主要矛头还是对向了李邦华,毕竟这位前任兵部尚书的手段,让很多人都十分担忧。
      崇祯见到朝廷乱象,顿时不由得叹口气,他微微皱起了眉头,望向了张之极,道:“英国公,你以为呢?”
      实际上当这番话一问出来后,张之极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总督京营戎政了,否则崇祯也不会直接问他,当即便轻声道:“臣老迈体衰,牙齿早已松动,实在已经不再适合出任此职位”
      首辅周延儒微微皱了皱眉头,故意轻声道:“陛下,京营戎政一职终究关系重大,无论是英国公,还是李邦华,似乎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那首辅以为何人更适合?”
      “这个'
      周延儒不由得有些语塞,他倒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可是眼下这个局势当中并不适合提出来,否则反而会被人抓住把柄。
      崇祯不由得有些失望,他继续望过去,只见其他几位大学士也都沉默不语,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干涉这么重要的人事问题。
      正在此时,林敬却轻声道:“启禀父皇,儿臣倒是有一个人选。”
      “哦?”
      林敬这番话顿时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特别是崇祯不由得有些好奇,道:“你认为谁适合担任此职?”
      “儿臣以为,恭顺侯吴惟英适合担任此职位。”
      林敬一脸恭敬地回禀道,他安排陈新甲推荐李邦华只不过是以进为退的招数,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推荐吴惟英。
      恭顺侯吴惟英其实是一个蒙古人,先祖吴允诚原名原名把都帖木儿,归降明朝后,朱棣赐其汉名,后守备凉州,多有战功,而吴家对大明一向十分忠诚,子孙后代中多有战死者,而吴惟英也十分赤诚,在原本历史上选择全家自杀殉国。
      而朝堂众臣们听到了这个人选以后,顿时齐齐一愣,因为他们突然发现,这个人似乎还真不错。
      wa

第340章 朝堂争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