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敢毫不避讳地亮明身份,一定有所凭仗,这一点不可不防。
这么想着,一路回到了山谷。仙器的诱惑无与伦比,岂是一个小小的威胁所能阻拦?羽先生不但没有撤走,反而将手下收缩起来,跟着和流疏痕等人携手,布下重重禁制法阵,以防那人再度杀来。同时将此事禀报给丹意,催促他早日带着大队人马赶赴山谷,尽快开启万仙大阵阵眼,以免夜长梦多。
羽先生由于经历了太多的波折,思虑不可谓不深,只是过犹不及,反将问题想得复杂了。他的眼光十分锐利,一眼就看出那人不属于厚土界,而那人的确如他所说来自魔界。不过到目前为止,魔界在厚土界的人手,明的暗的加起来还不足十个人,远没有他想像的那么严重,更加不可能大举插手万仙大阵。倒是有一点羽先生看得很准,那人虽无法独霸阵眼,但是搅局的实力还是有的。
此人以千灵族的形象示人,又有魔雾傍身,不问可知,除了那位十二魔使之一的杜若,还能有谁?
杜若自从将十二叠鼓楼交付给高庸涵之后,就继续隐身幕后。一方面为搭救毒蛟道人奔走,一方面在暗中调查厚土界近几十年来,种种悬而未决的疑案,比如说目桑失踪,拓山遭人暗算等。这么做倒不是要替玄元宗出头,只是为了把握时局,而后伺机推波助澜,为魔界的进驻创造时机。
这几宗疑案既然被称作是修真界的千年之谜,自然不可能轻易破解,然而经过数年的明察暗访,总能找出一点蛛丝马迹。凤五当年都能查出目桑失踪一案中,有千灵族人的身影,杜若手握十二叠鼓楼,自然也会或多或少有些收获。在此过程中,倒让他无意中获知了万仙大阵法阵图一事,然后顺藤摸瓜,居然被他一路追到了星河屿。
以杜若的本事,只要刻意隐藏行踪,单以修真界而言,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发觉。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把星河屿上发生的事情,摸得个八九不离十。而这当中唯一令他大惑不解,且深感忌惮的只有一个人——此人便是丹意!
有关丹意的传言甚嚣尘上,尤其是在他成为重始宗大天师之后,种种作为举世震惊。可是,杜若虽说久闻其名,此前却从未一见,故而无法确定此人究竟如何。这一次恰逢其会,得以远远地看了丹意一眼,结果有了一个令他震惊无比的发现。在丹意身上,杜若察觉到了几分淡淡的仙家气息,这一惊非同小可,当即抽身退到百里之外。无论丹意是否出自仙界,他身上的仙家气息都是货真价实,足以说明此人和仙界的关系十分密切。
杜若在厚土界来了也有十余年,明里暗里见识了不少修真者,可是像丹意这样,身具纯正仙气的却是唯一一个。高庸涵由于服食了大量的楚兰红泪,紫府内由此生出了些许仙灵之气,加上日夜受到云霄瓶的熏陶,故而也能散发出极微弱的仙家气息。但是与丹意一比,立刻显现出云泥之别。这就好比那些名门大派的弟子,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种气势,不是那些半路出家的末流所能比拟一样。
由于摸不清丹意的来头,杜若一时倒不敢轻举妄动。到后来见他居然明目张胆地纠集人手,强行破阵,更加觉得此人与仙界大有渊源,否则怎么会对显密天罡阵的虚实知之甚深?眼见守护的仙阵告破在即,杜若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得手,否则丹意实力暴涨,岂不是很快就能一统修真界?杜若需要一个相互猜忌,相互敌视的修真界,如此方能浑水摸鱼,所以当机立断,决定先行剪除丹意的爪牙。如此一来,羽先生自然首当其冲。
然则,今日之事,杜若何以网开一面呢?凭他的修为,硬要取羽先生的性命,可能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然而也不是不能够接受的事情。况且击杀羽先生,等于是断了丹意一臂,于大局自然有利无害。之所以演了这么一出戏,又把自己暴露在丹意等人面前,只是因为在看到高庸涵之后,冒出了一个新的念头。其实,自从高庸涵等人脱困之后,杜若就被山谷中的异常所吸引,悄悄地赶了过来。猛然见到高庸涵时,他竟而生出了几分欣喜和陌生之感。
当日一别,高庸涵先是失手遭擒,被困冰沐原,接着又背负了刺杀丹泰常的冤情,可谓是极其不顺。接连与苦行者和丹鼎门结怨,若是再算上之前的究意堂、重始宗、天翔阁之流,几乎将当世的修真大派得罪了一大半。杜若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害怕他还没有被逼到成魔的地步,就已经因为树敌太多而提早送命。此时见他安然无恙,心中自然大感欣慰。至于那份淡淡的陌生,则是因为高庸涵的修为又进一步,气度更胜往昔。
就这么暗中瞧了一眼,杜若愈发想要尽快将高庸涵引入魔界,甚至不惜为此行险。放走羽先生,纯粹是为了一步紧似一步地逼迫,直到把高庸涵逼得走投无路,非如此不能达成目标。
只可惜高庸涵才脱牢笼,又落入道杜若的算计当中!
s:《九界》实体书现已全面上市,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三二六章 狡诈[2/2页]